到了初二,是走岳丈回娘家的日子。一大早越氏就起来张罗,往年都是借了刘老大家的骡车去的,由于昨天跟刘老大家置了气,今年一家子只得步行了。隔得有点远,沿着村路走差不多三个时辰,刘老三挑着箩筐,装着要送的礼,阿义和思思走不动了,就由越氏和阿姐轮流背一背。
阿姐实在是对走路这项运动不太热衷,第一次去镇上走了近两个时辰就已经受不了了,这次还要走近三个时辰,天还没亮一家子就吃了早饭,带上干粮包袱开始走。想想现代人都说走亲戚走亲戚,这还真的是“走”亲戚啊。虽然路上也遇见很多这样拖家带口走亲戚的,阿姐却觉得无论如何过了年,不买地也得先买辆骡车,走路真的是要看天分的。
两个小的就思思由着越氏背了会,大部分时间也都是自己走,阿义也走的不亦乐乎,一路上都在说到了姨娘家要怎样怎样。相比于去大伯家的心情,那是不可相提并论的。眼看都要到晌午了,越氏跟刘老三正在商议还要走多久以后休息会吃点干粮的时候,前方嘚嘚的来了辆骡车。隔他们老远就喊着:“是艾娘家的不?”
越氏忙伸着脖子看了看,兴奋的喊道:“哎!姐夫。”边上刘老三也卸下扁担,跟着一起举高了双手打招呼。不下片刻功夫,骡车就停到了眼跟前,赶车的是个有些年纪,看着老实巴交的农夫,边上还坐着个初露豆蔻的姑娘。
只见骡车停了,那姑娘往下一跳,奔到越氏面前就喊着:“艾姨,招娣可想您了。”越氏忙伸手拍拍握着自己的手说:“哎!艾姨也想招娣了,”又对着赶车的农夫,“姐夫怎么来了?”
越氏上有一姐,越家只得二女,老大越心梅在家招婿,招的是个无父无母的孤儿杜家祖。因而越氏大姐成亲较晚,只得了一个女儿越招娣,比阿姐还小几岁。
那憨厚农夫正是那去姓入赘的杜家祖,随了女姓,越氏家祖。越家祖赶着马车调转了方向才说:“你姐姐见你们一家还没到,估摸是不是路上遇到了什么事,忙让我赶着骡车来迎迎。这不,招娣非要跟着来。”说着对着自己的女儿宠溺一笑。
几人说话的间隙,招娣一家挽着阿姐的手,不停的跟阿姐诉说着思念,还抱着阿义,直说这次如论如何也要把阿义留在家里住个半年。吓得阿义赶忙从招娣怀里下来,躲在阿姐身后,一个劲的嚷着:“不要不要,义儿要回家!”闹得一伙人哈哈大笑。
有了骡车,后面的路虽颠簸,却一晃而过,越氏双亲并着越氏大姐早就张罗好了吃食,边热着边等,等越氏一家人到了,忙按在桌上开吃。
相比刘家目前的环境,越家算得上富裕,房子不大,却是瓦房,至少是比一下雨就漏水,一起风就漏风的茅屋好多了。看得出桌上的饭菜是精心准备的,大只鸡,半只猪蹄,还有鸡蛋都是往日难吃到的。阿义和思思看的两眼冒光,走了一早上,大家都饿了。
越家阿母忙张罗着大家吃,等吃完了饭,越家祖拉着刘老三去唠嗑,两个孩子跟着越家阿爷,外公长外公短的,叫的越老爷子笑声不断。这边越家阿母拉着越氏的手问:“怎的今日走着过来呢?”原来那越家祖接回了一家子,到后院放车就跟越家阿母说了,这一家子来的晚,不是路上出了啥,只是走过来太远耽搁的,因此才有这一问。
越家阿母一问,越氏看了看身边的阿姐,瞬间就红了眼:“阿娘,您还不知道那陈氏,今年是苦了阿姐了!”
刘家二老还在的时候,刘家几个兄弟没有分家,都住在一处,越奶奶也是知道那陈氏的为人,只是越氏善忍,加上刘家二老没了,几人也分了家,离得远了,没想到这么多年相安无事,今年是闹了哪一出:“那陈氏可是为难了阿姐?”
就着越奶奶的话,越氏忙把昨日去给刘老大拜年的事情说了一遍,听的越家大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