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臣遵旨!”
军伍建设本就是兵部尚书分内之事,徐世对此自是不会有甚异议,紧着便躬身应了诺。
“yào师可有甚要补充的么?”
虽说不以为自己的安排会有甚错漏之处,可出于对李靖的尊重,张君武还是很客气地征询了下李靖的建议。
“陛下圣明,微臣别无异议。”
尽管是第一次见识到火pào这等新鲜事物,可以李靖的战略眼光之犀利,却是一眼便看出了此物的发展前景之可观,心下里对火pào的使用也已有了些计较,只是在未经检验的情况下,以李靖一向的谨慎为人,自是不会在此际信口言事的。
“那好,此事便这么定了,懋功且自辛苦一下,就火pào部队之安排早作绸缪好了。”
该看的都已是看过了,该了解的也已是了解得差不多了,张君武也自不会再有甚迟疑,挥手间便已下了最后的决断……
第552章第五百五十二章 强渡平水(一)
第五百五十二章强渡平水(一)
瑞明四年四月初三,张君武祭祀太庙,并公告天下,宣布梁师都为叛逆,着徐世率八万大军会同延州刺史段德cāo所部两万兵马一道进剿朔方郡,次日,徐世率部于承天门前誓死北伐,全军开赴延州,军行六日,进抵甘泉,段德cāo率军中诸将迎候于道。
“延公(段德cāo字时延,又被封为延国公,故,时人尊称为延公)久在边关,屡胜梁贼,威名远扬天下,实乃我辈楷模也,晚生能得与延公共事,实是幸甚。”
尽管贵为兵部尚书,又是北伐军大都督,然则徐世却并未在段德cāo面前摆甚主帅的架子,反倒是谦逊无比地以晚生后辈自居,言语诚恳,浑然不见半点的虚假。
“大都督过誉了,段某愧不敢当啊。”
段德cāo早在隋末时,便已是一州刺史,无论是军中资历还是年岁,都远在徐世之上,此番受命为徐世之副手,表面上是不曾有甚怨言,可心底里对徐世这等军中新贵其实是很不以为然的,配合之意愿其实并不高,可此际见得徐世对自己如此推崇,段德cāo心中的怨气当即便消解了大半。
“陛下常言延公乃帝国之栋梁,论及对梁贼之认识,举国无人能及,此番我十万大军出征,陛下寄望实深,晚生惶恐,还请延公教我。”
早在离京前,徐世便已有了进剿之策略,也已得到了张君武的认可,然则他却并未急着道出,而是一派恭谦状地向段德cāo求教。
“大都督客气了,段某与梁贼抗衡数载,虽略有所得,却不足为凭,实不敢妄言,大都督若有定策,段某自当听命行事。”
段德cāo自三月中旬接到密诏之际,便已着手谋划进取大梁之策略,也自已有了谋算,然则他到底只是副将的身份,自是不愿真干出喧宾夺主之事,哪怕徐世言语谦和,段德cāo也只是表态了一番而已,并不肯言及实际。
“唔,徐某确是有个想法,只是不知可行与否,还须得延公斧正为荷,这么说罢,梁贼所据之城二十有三,我军若是分兵攻掠,一来费事费力,二来也恐遭梁贼各个击破,与其分而势弱,不若集中兵力渡过延水,先拿下金明(今之安塞附近),而后大举向朔方进军,直逼东西二城,如此,梁贼惊恐之下,或将麋集各城之军兵,与我军决一死战,若能胜之,则朔方可定焉,其若是置之不理,则我军就此长驱直入,一举端调伪梁之国都,断其根基,再行招降纳叛,梁贼必死无地焉。”
这一见段德cāo不肯直言,徐世也自不曾强求,略一沉吟之后,便即将自己所谋之策道了出来。
“此堂堂之阵也,应是可行,段某以为不若先紧后松,兵进平水(今之大理河),待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