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而奋斗不息。这种为真理而战斗不屈的精神,才是我们要永远学习和记取的韬奋精神。
记得他后来不幸去世后,《解放日报》发表了中央致邹韬奋家属的唁电,追认他为中国党员,并对其一生及其从事的伟大事业,给予了崇高的赞誉和评价。电文写道:“韬奋先生二十余年为救国运动,为民主政治,为文化事业,奋斗不息,虽坐监流亡,决不屈于,决不改变主张,直至最后一息,犹殷殷以祖国人民为念,其精神将长在人间,其著作将永垂不朽。先生遗嘱,要求追认入党,骨灰移葬延安,我们谨以严肃而沉重的心情,接受先生临终的请求,并引此为吾党的光荣。韬奋先生长逝了,愿中国人民齐颂先生最后呼吁,为坚持团结抗战,实行真正民主,建设自由繁荣和平的新中国而共同奋斗到底。”党中央领导人也亲题挽词,表示深切哀悼,的题词为:“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的地方。”朱德在挽联中热切地称他为“爱国志士,民主先锋”。
林俊雄没想到和这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和伟大的爱国民主战士不期而遇,他激动地上前握着邹韬奋的手说道:“你好,邹先生,我叫林俊雄,很高兴见到你!”
“你是那个蒋介石称赞的未来最耀眼将星的员?”
“正是不才,邹先生可否赏光找一处地方坐下说话?”
“能与你这样的精英一谈,邹某求之不得啊。”
几人在一处茶馆坐下后,邹韬奋疑惑地问道:“俊雄怎么会认识我的?”
“你主编的《生活》周刊敢于同邪恶c黑暗势力作斗争,力图“求有裨益于社会上的一般人”,对于社会上的贪污腐化等现象,不免要迎头痛击,予以无情的揭露和批判,真是大快人心啊。你在狱中始终以一个坚强的爱国民主战士的姿态,同反动派针锋相对,”战而不屈”,表现出无畏的革命风范及英勇的斗争精神,更是令俊雄佩服不已。而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获释,在上海创办《抗战》日刊。上海沦陷后,转至武汉,继续主编《抗战》。武汉沦陷后,到重庆创办和主编《全民抗战》。反对和揭露国民党反动当局消极抗日的种种倒行逆施和暴行,你手中的一支笔唤起国人的深刻反省,对国民党和日本的批判更是锐利无比胜,你的一支笔似千军万马啊。”
“倒是让你这个抗日英雄见笑了,哈哈怎么样现在回到了组织的怀抱了吗?近期都没有听到你的什么声音,是中央有其他什么安排吗?”
“什么英雄不英雄,和邹先生相比,就显得小巫见大巫了。”
见林俊雄避着不谈随后发生的事,邹韬奋也感觉自己唐突了,而是转移话题到大公报上来。
“我这次来香港,是打算将一片抗日宣言手稿在大公报发表。这个《大公报》香港版在1938年8月13日创刊,用以纪念上海抗战一周年。该报一创刊,就报道了香港民众纪念‘八?一三’抗战一周年的活动。去年12月,汪精卫公开投降日本后,《大公报》予以无情揭露,并刊出不少文章予以痛斥,如‘国府明令严缉汪兆铭’,‘一幕丑剧’,‘日阀赶制中的汪逆政权’等,产生了很大影响,大公报也很快成为香港各界人士抗日宣传的喉舌。”
林俊雄不是不想将自己的部队被国民党阴谋让与日本人围歼的事透露,但是想到党组织说过之后会想办法适当的时机透露出去,也便按捺住有些涌动的心。不过在听到汪精卫公开投降日本的时候,他一惊,记忆中汪精卫建立汪伪政权是在1940年,没想到这个汉奸比自己记忆中投靠日本人更早。
“汪精卫已经去日本了吗?”
“汪精卫去年12月潜逃越南,在那里发表‘艳电’,公开投降日本,目前动向不知道,不过应该很快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