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从嘉从小就在李家人的襁褓中长大,娇生惯养的李从嘉童年是幸福的,他得到的父爱使其他兄弟姐妹都感到羡慕和嫉妒。李从嘉天资过人,尤其是在诗词方面且有很大的天赋。父亲李璟就是五代时期最杰出的词人之一,导致李从嘉偏爱诗词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受到父亲李璟的影响,当然,还不能排除一部分遗传的因素。李昪还在位时,一旦忙完朝政便得空来到李从嘉处,抽查李从嘉的学习进度,转眼间李从嘉已经有七岁了,已能将很多大家的诗词倒背如流,中间没有漏过一个字,这让李昪很欣慰。
一日,李昪上完早朝以后,便来到吴王府,找到李从嘉,李从嘉见李昪到此,反应敏捷的他立即跪在了李昪面前,道:“孙儿给皇爷爷请安!”
李昪大笑,对李从嘉的表现很是赞赏,见到皇孙反应敏捷,甚是欣慰,觉得他比其他同龄孩子懂事多了。
李昪连忙把李从嘉拉起来,笑道:“孙儿啊,皇爷爷这段时间忙没空来看你,你的学习怎么样了?”
李从嘉显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坦然应道:“皇爷爷你且坐下,孙儿背诗给你听!”
李从嘉搀扶着李昪到榻前坐下,自己却熟练的背起了曹丕的那首《燕歌行》。
李昪才一盏茶的工夫,李从嘉就背完了这首诗,李昪大喜连连称好,他从榻前站起身来,走到李从嘉的面前,摸了摸李从嘉的脑袋瓜,一阵长笑道:“朕的孙儿果真是天赋异禀,实乃奇才也!朕得此贤孙,大唐后继有望了!朕也相信朕的孙儿一定是出类拔萃的,肯定会成为我大唐的栋梁之材,好好复习功课,皇爷爷还有朝政要处理就先走了,等皇爷爷空了再来看你!”
说罢,李昪便挥袖而去。
小从嘉再一次跪送李昪,并道:“从嘉恭送皇爷爷。”
李昪见小从嘉既然如此有礼貌,知礼节,回头看了看他,摸了摸他的小脑袋瓜,大笑了一番便离去了,从他的表情可以看出,对李从嘉这个小皇孙是再满意不过了。
此后,每隔一段时间李昪就是再忙,也要从百忙之中腾出时间来看望小从嘉,可能对于李昪来讲,定期看望李从嘉已经成为了他的一种习惯,如果没有李从嘉他的生活就好像失去点什么。毋庸置疑,李从嘉既然是李昪最疼爱的孙儿,很有可能李从嘉会成为后来的皇位继承人。
其实,最让李昪值得高兴的并不是李从嘉能够流利的背出这首诗,最重要的是他还能说出这首诗的意思。他与其他小孩不同,对于诗词,李从嘉不光是死记硬背,还对诗词中要表达的意思进行着细致的剖析和研究,这让李昪很高兴,李昪觉得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
曹植是东汉末年建安时期的诗人,距离五代时期已有七百多年了,无论是文化还是时代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李从嘉一个七岁的孩子能背出曹植的那首深奥的古诗词,还能明白其中的意思这不得不让人惊叹c称奇。
转眼间,李从嘉又长大了几岁,已然从一个稚嫩小童长成一个翩翩美少年。这次正赶上唐烈祖李昪的大寿,皇帝大寿肯定会有文武百官前来贺寿,李昪的那一干皇子们肯定是不会缺席的。李从嘉的父亲吴王李璟也领着李从嘉来为李昪贺寿,这是唐烈祖李昪刻意要求的,别的皇孙都没有来,唯独召见了李从嘉,由此可见,唐烈祖李昪是多么的偏爱李从嘉。皇帝的寿宴摆在了皇宫的大殿上,文武百官端坐两旁,而皇帝高坐于龙椅之上。下面的大臣们一边吃着御宴,一边看着宫娥表演歌舞。待欣赏完了歌舞以后,大臣们便争先恐后的上前讨好唐烈祖李昪,他们纷纷向皇帝进献寿礼。这些寿礼无非就是一些金银珠宝之类的俗物,皇帝并不是特别的喜爱,并没有勾起皇帝的兴致,但出于礼节,只好笑呵呵的收下了。紧接着轮到吴王李璟向唐烈祖李昪进献寿礼了,李璟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