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出援手。     但感其恩义,已是极深。     而自古墨家门徒,最重恩义。     受人之恩,赴汤蹈火,死不旋踵,也要报答!     丁缓虽然不是正统的墨家门徒,但这个本心还未丢掉。     张越却是没有太过寒暄,拉起丁缓,就道:“闻知丁公喜讯,吾安能安坐?”     “侍中请……”丁缓拱手作揖,将张越领进内宅,然后就取出了他带来长安的那个铁模。     张越一见就两眼放光,走上前去,接过铁模,抚摸着其表面光滑冰冷的质地,然后提起模杆,仔细端量了一下其底部,最终欣喜万分的对丁缓道:“丁公造出此物,吾为天下谢公!”     丁缓听着,却是有些摸不着头脑,拱手问道:“侍中公,不至于如此罢?”     对张越丁缓是有些看不透的。     帮着他这个墨家余孽,搜集和提供墨家典籍,甚至默许和纵然他在工坊园里收徒授业,或许还能理解为这位侍中官想效仿当初的北平文侯张苍。     哪位已故的汉家名相为相期间,就是大力提拔和使用百家之人,不拘学术政见,只要有用统统用之。     但,沉迷于种种技巧之事,甚至连这么个不明用途的铁器,也如此郑重其事,不免有些过了。     张越却是提着手里的铁模,笑道:“如何不止于此?”     他举起铁模,轻声道:“丁公,拭目以待吧!”     “此物……将改变天下!”     拿着这个铁模,张越心里万丈豪情。     小小的铁模,看似简单,仿佛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只要突破了那几道工序,就可以大规模制造。     但它带来的影响,却是无法评估的!     正如后世的那句话南美洲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可以掀起一场风暴!     铁模亦是如此!     提起此物,张越和丁缓告辞一声,就急急忙忙的赶回家中,然后立刻进入书房,提笔开始写奏疏。     只是,才写了一小段,张越就忽然停下笔来,陷入沉思。     因为他发现,蜂窝煤好用,但这是只有他知道的事情,而其他人不知道,特别是当今天子与朝臣们。     若自己大咧咧的上奏,请求国家支持推广铁模和使用蜂窝煤。     恐怕,情况十之八九会变成当初董仲舒呼吁种植宿麦。     最终变成单纯的呼吁,而无法取得国家层面上的支持!     若失去了国家的支持和倡导,乃至于政策扶持,蜂窝煤和铁模的推广,怕是需要百年为单位的时间,才能走入千家万户。     到那个黄花菜都凉了!     毕竟,这铁模重十斤,以生铁打造,哪怕是以单纯的铁价来算,造价也差不多要四百钱(注1)     算上加工费用、利润和零售利润,最终的市场售价,若低于一千钱,就不会有人有什么积极性生产。     毕竟太史公就说了:要是某个买卖,利润低于两成,那就不是什么好门路。     也只有利润,才能让工坊主和天下的商人有动力去生产、销售和推广此物。     所以,此物要推广,就离不开国家订单。     特别是少府、太仆、大鸿胪和卫尉这几个雇员数万甚至数十万的超级机构的订单。     事实上,很多东西,在早期也只能是靠着国家订单来维系。     可……     现在,张越空口白牙,就要让国家出钱来购置铁模,生产蜂窝煤?     恐怕就连公孙遗和上官桀也未必会支持!     谁家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你上下嘴皮子一碰,就要别人拿出真金白银,甚至从本来的预算里拿出一部分帮你?     搞笑吧!     他们又不是白求恩!     所以,得有一个好的借口或者说办法来驱动天子和朝臣们有这个动力来做事!     那什么借口或者说办法,能够达到这个效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