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罪了钩弋夫人,鄂邑知道,自己必然是十死无生的。     怎么办呢?     鄂邑陷入了沉思之中。     她感觉自己仿佛陷入了悖论。     向前是死,那张子重可不是善茬,与其硬刚到底,肯定会被秋后算账。     退让也是死,开罪了赵家,赵氏外戚发起狠来,收拾她这样一个没有了母妃甚至没有了兄弟的公主,所谓的帝姬,几乎不费吹灰之力。     旁的不说,钩弋夫人完全可以在天子面前吹些枕边风,拿着她的小辫子说事。     这可真的是进亦死,退亦死!     正纠结不已,难以决断之时。     忽然有人下人来报“殿下,门外有敬安君家臣求见”     “快请!”鄂邑就像溺水之人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连忙说道。     片刻之后,一个身穿着褐衣的男子,拿着一份名帖,来到了鄂邑面前,拜道“小人袁安恭问盖主安好!”     “本宫安”鄂邑坐在软塌上,尽量让自己保持好公主姿态,轻声问道“敬安君老大人,命汝前来,有何吩咐?”     “小人主母命小人来请盖主殿下,今夜至家宅赴宴”名为袁安的男子,将手里的名帖递上,再拜道“老主母说了,赵府上下,扫榻以待,恭迎殿下登门!”     鄂邑接过名帖,微微点头,道“请转告老大人,本宫承蒙厚爱,诚惶诚恐,敢不登门拜谒?”     在心里面,鄂邑总算有了些底气了。     在她看来,这是赵家沉不住气,打算全面介入的信号。     赵家一旦全面介入,那压力就会从自己身上转移。     或许说不定还能有全身而退的机会。     张越却是压根不知道这些事情。     他一觉睡到差不多中午,才终于起来。     昨夜,他和王莽秉烛夜谈,直到天明,才各自睡下。     和王莽谈的东西,挺有意思的。     不止聊了一下国际局势和西域问题,更谈论了很多有关国内问题的看法。     通过与王莽的交谈,张越得知了很多内幕和不为人知的事情。     特别是国内的政治、经济、社会问题。     汉家的高层,其实都已经认识到了。     哪怕是张越曾经非常不屑的公孙贺,也曾在朝堂上公开说过今天下之危,在内不在外,就在这宣室殿中!这样的话。     只是,大家都只是看到了问题,但却没有解决问题的手段。     就像土地兼并,国家年年喊着要抑制,天天叫着要扩大迁陵名单范围。     可惜,始终落不下来。     来自地方的阻力,非常大。     大到惊人!     特别是在齐鲁吴楚地区,当地的地主贵族士大夫们,甚至宁肯把锅砸了,也不想向百姓妥协,哪怕吐出半点利益。     当初,暴胜之持节南下,砍了上万个脑袋,破家数百。     也不过暂时压住了东南的气焰。     可结果,没过两年,这些地方的治安和秩序,就彻底混乱了。     地方盗匪横行,甚至有大盗,穿郡过县,乃至于杀官的。     地方官府,全部束手无策。     甚至很多人都装作自己境内没有盗匪,在给国家的奏报上,粉饰太平,强行装作一切如故。     以至于盗匪的气焰,越发高涨,在渤海,在鲁地、淮南一带,甚至有盗匪头子明目张胆的在县衙之旁开设私堂,征税抽丁,盘剥百姓。     而国家任命的官员,对此充耳不闻。     最后还是被巡查御史发现,才被人所知。     但     朝堂上对此的对策,也没有太多办法。     因为,每一个人都知道,这些盗匪是谁在支持?     就是当地的大地主、大豪强、大贵族!     这些人借着这样的手法,混淆视听,将这些盗匪推到前台,来和国家唱对台戏。     当然,国家层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