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今天码字的速度有些慢,晚上还有一章。

    刚刚两点的时候发了,但好像没有显示重新发一遍。

    “听你说,小姐前日跑出去是为了找一个男娃娃玩,查清楚了吗?”

    “已经差人又查了一遍,和之前出入不大。”赵绥安回答道:“他叫柳邕,祖上是河北人,已经在开封府扎根五代了。他爹柳清之是庶出,没考上功名被长房借着分家撵了出去,之后一直在王记货商做账房。年初的时候趁着东家有事,便自己单干,在西边挣了些银钱,现在在荆湖倒卖药材茶叶。母亲柳沐氏是内城沐氏酒楼东家的长女,平日里还算正常。”

    “西边?”赵世设的声音略微提高了一些。

    “是的,西边湟州。王爷,要不要把那小子”赵绥安做了一个抹脖子的手势试探的问道。

    “哎,不要动不动就是打打杀杀的嘛。”赵世设伸手压了压,然后缓缓的说道:“媛娘还小,知道些什么?等她大些了就明白了。更何况,就算是商人又如何?如果媛娘喜欢的话”

    “王爷”赵绥安有些焦急的说道。

    “绥安莫要担心。”赵世设拍了拍赵绥安的肩膀,然后说道:“不过这个小子的父亲,倒是可以利用一下”

    皇宋二十四路四百军州之中,官道修的最差的,自然要数方才安稳了没几年的秦凤路,以及天高皇帝远满是瘴气的广南西路。而官道修的最好的,自然要数京畿路了。

    虽然东京城西边的官道比不上东南两边,但最窄处也有十数丈宽,三四层厚的夯土层使得官道路面比旁处平整的多,就算时不时的都能见到一条条并列着的细长车辙,也丝毫不会影响到车马前进的速度。

    官道两旁是两条三尺深的排水渠,下雨时中部略微突起的路面会将积水排到这里,以保证官道的正常使用。

    排水渠外面一侧则是种着一棵棵一人都难以抱得过来的垂柳,每隔丈便有一颗。长长的柳条甚至能够垂到地上。

    第一天路走的最顺当,早上辰时出发,除了中午时吃饭休息了小半个时辰之外,便没有停歇。到了晚上戌时的时候,一行车马都已经过了郑州。

    一行人并没有在郑州落脚,而是继续往前走。直到天黑下来,才在一个小镇上找了个客栈住了下来。

    “这一路真快啊。”

    孟裳从马车上下来,整了整衣服,看着远方的官道,感慨的说道。“从东京城走到郑州,其间有一百又五十余里。早年间这段路程可要在马车上颠簸两日才能到,不曾想如今就一日功夫便至,而且又多走了几十里,快到了这密县了。”

    “这位老先生说的是,早年间道路不畅,车马都难以通行,莫说是像您这般年岁接近古稀的老人,便是如同我这般年龄的也要被颠簸的休息日方才能缓过来。前些年官家下令整修京畿路周遭官道,这路况便大有好转,无论是去京西还是京东,亦或者河北荆湖,过往的商旅游人无不感念朝廷的恩德的。”

    孟裳说活间,从旁边走来一个一身衙役打扮的差人,二十七八岁模样,拱了拱手接口道。

    “是这个理,是这个理。”孟裳微微点了点头,算是还礼了。虽然他没有功名在身,但是身为读书人的面子以及东京人的骄傲,让他面对眼前这个差役的时候不自觉的展现出一种高傲的态度。

    衙役也不介意,作为东京前往嵩阳书院的必经之路,每天都会有那么几个像孟裳这样的措大从这经过,自是见多了,犯不着置气。

    “这位老先生,此地前些日子发生了一起命案,在下齐晟奉命在此公干,这是我的腰牌,还请老先生配合一下,说明来由。”叫做齐晟的衙役很是客气的说道。

    前些日子,在郑州州城通往密县的路上,一个四十多岁的行商被谋害,尸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