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柳邕盯着纸上称不上工整的字看了半天,发现比自己写的还好上那么一丝,然后折了起来,塞到袖子里的口袋里。

    这时,小二将灌汤的小笼包送来,同时还有两个釉内印着彩色莲花的青色精致小碟子,柳邕取来一个,拿起桌子上的一个装着陈醋的瓷罐到了一些,又往里夹了些榨好的茱萸,夹起一个灌汤包咬开个小口,放在碟子里沾了沾,小心的吃了起来。

    “这家的包子不比保康门街的张家铺子的错多少,而且便宜,我前些日子就想来吃了,就是我爹不在家,我娘不肯给我零用钱。”

    柳邕顾不得包子里滚烫的灌汤,大着舌头向杨章嘟囔着。

    “你倒是大胆,要是让你爹爹知道你这想法,非得给你狠狠揍一顿不可。”

    杨章也夹起一个热腾腾的包子吃了起来,然后接着刚刚的话题继续说了起来。

    “那又如何?我看着那文章就头疼,想睡觉,还怎么考?这叫明智懂不懂?”柳邕一脸随意的说道。

    杨章正准备接着说下去,忽然看到路旁驶过一辆装饰的十分漂亮的马车,前面拉车的马也不一般,两旁还有数名元随骑马相跟,便开口道。

    “你看,那辆马车,好漂亮。”

    “不只是马车漂亮,里面坐的小姑娘也好漂亮。“

    柳邕扭头看去,正好车窗被掀开,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姑娘探出头来,远远看去便让人觉得十分可爱。

    “看仪仗,应该是哪位王爷家的女眷。”杨章看了看说道。

    “元随数量不够,应该只是个郡王。不过郡王也是王。“柳邕轻声道:”要是能取个宗室女当婆娘,那就更好了。“

    “噗嗤!你才多大?就想起婆娘来了?还宗女?只要你爹还想让你考功名,就一定不会同意的。“杨章嘲笑道。

    “我虚岁都十三了,怎么不能想?我家隔壁谢家的大郎,十五岁娃都打酱油了。再说了,我就压根没想考进士。”柳邕不服气的辩论道。

    皇宋吸取前朝教训,对宗室管理异常严格,如果哪位官员和宗室结上了亲家,可能非但不会得到助力,还有可能受到排挤和打压。故而历年的新科进士们都对宗女们避而远之。

    不一会,两人将包子扫净,柳邕一口饮掉半碗杏仁茶,装模作样的大呼一口气,喊了句

    “小二结账!”

    “来了,来了!

    这位小客官,一共十五钱。”

    小二将手上的白布往肩上一搭,一路小跑,灵巧的从两桌客人间狭窄的空隙中钻了过来,眯着笑脸看着柳邕。

    柳邕从荷包里数出了十五钱,递给了小二,小二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浅浅一鞠,遂及抬起站正,并不转身的向身后掌柜的处唱了声

    “承惠十五钱!”

    “你带着我往国子监走什么?你不会告诉我说那个很精彩的蹴鞠比赛就在国子监里面吧。”

    柳邕出了包子铺,领着杨章从进了大路,顺着御街一路往南走,在龙津桥一家还没收摊的老婆婆处买了两碗洗面水,胡乱的洗去了嘴角的油渍。

    过了麦积巷,柳邕沿着御街继续往南走,杨章拉住了他。

    “你不会真带我去国子监去听什么名儒的讲课吧?”

    “怎么会?”

    “那在太学?”

    “开什么玩笑?我是那种这么用功学习的人吗!”

    “那你带我来这干什么?”

    御街过了龙津桥,走没几步便是路口,西边是西大街,东边是麦积巷。继续往南,过了祭祀姜子牙的武成王庙,又是一个路口,往西是武学巷,往东是横街。太学和国子监便从西到东依次坐落在横街之上。

    故而,杨章一脸狐疑的看着柳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