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
尉迟桓在前厅召见钦天监。只见他一边跪地行礼,边十分激动地说: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就在半个时辰前东宫方向,天空升起团团紫云,周边星宿大放异彩,从无有过的祥瑞之景。紫气东来,星宿熠熠生辉。听说小王子正是在这个时辰诞生。想必皇上对于祖上所传的,得星宿和紫气同辉之人,必保金兰国百年无忧,而今晚紫气星宿与小王子同时出现,实乃我金兰国之福啊。
众人听了钦天监的描述也雀跃不已,这时产婆已将璘儿清洗干净,抱在襁褓里准备给皇后看看。尉迟桓见了,忙从产婆手中接过那胖乎乎的小子,看他挥舞着小拳头,如黑葡萄的大眼睛清亮清亮地看着自己,尉迟桓哈哈大笑,当即下旨大赦天下,免农税半年,椒房殿c御医署及监天司通通重赏。
御花园内,小七带着一岁大的尉迟璘和三岁多的尉迟珂在草地上跑着。两个小家伙追着一个软球,谁先捉住球都会咯咯的笑,偶尔摔倒了也会很快爬起来。
小七想起自己入摄政王府时,瑄儿年纪也如珂儿这般大,他也喜欢捉球,喜欢真姨娘给他做的玩偶,而那么一次自己任性带来的意外,却让可人的小家伙永远地离开了这个美好的世界。
尉迟桓尽管从来也不再提起这件事情,但对于小七来说,这终究是埋在自己心底里的剌。而这根剌带给自己的伤痛,只有在一天天看着珂儿和璘儿健康长大,她才会得到些许的慰籍。
两个小家伙跑得满头大汗,珂儿就吵着去找父皇。自璘儿出世,小七就一直将珂儿也带在身边,一是身为人母,对于没有母爱的珂儿总是有些怜悯的,何况珂儿是尉迟桓的骨肉。日子久了尉迟桓放在珂儿身上的目光也越发多起来。而幼小的心灵,谁对自己好谁不好,是最为敏感的,知道除了母后疼他外,最爱他的就是父皇,便一到父皇来同他们嬉戏的时间就要找父皇。
璘儿见哥哥找父皇,他也嚷着“父皇,父皇。”小七一开始是不相信什么天降祥瑞与璘儿有什么关联,又与天下太平有何关联的。但璘儿的早慧,又不得不让人联想到钦天监的说辞。
小家伙八个月会爬开始,就会叫母妃c父皇,到一岁多会走路时,已会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珂儿在小七房里温习太傅留下的功课,璘儿也会跟着珂儿一起读,甚至达到了过耳不忘的地步。尉迟桓惊喜不已,太傅对尉迟桓的心迹自然是明了的,便主动请缨说让皇后带着三皇子一起过来听课。
小七带着璘儿和珂儿一块去回椒房殿,这时候尉迟桓已下朝了。
两个调皮鬼见到父皇的身影,便扑了过去,璘儿摸着父皇留着的一小摄胡子,扎扎的感觉逗得他咯咯地笑着。尉迟桓任两个家伙腻在身上,摸摸他们的头,随后问起珂儿今日所习的功课来。
“珂儿,今天太傅所教《大学》的内容为何?”
小七见尉迟桓马上一板一眼的样子,那位刚才还慈眉善目的父皇,瞬间成为一个冷酷而严厉的父亲,弄得珂儿甚是紧张,支支吾吾半天,也说不出来。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此谓知本”
璘儿见哥哥忘词,忙接上去:“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