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笔下文学    】但在丢掉巴库油田c丢掉伏尔加河工业区c连续在春醒c城堡c夏日惊雷等战役中失败而损失大量装备后,兵员枯竭c有战斗力技术部队短缺c物资和原料匮乏c生产能力急剧缩减等因素都让原来的数量海想法走入死胡同。

    剩余资源已无法支持动辄每月2000多辆坦克的生产——既没有足够钢铁可供生产,也没有足够燃料可供使用。朱可夫当初估计的前景很快得到了印证,由于强调把一切石油都用于工业和军队,在1943年这个寒冷的冬季中,几乎没什么燃油供应给民众取暖,再加上本来就不充足的煤炭和粮食,最终导致人口大幅减少,减少的数量不是几千几万,而是几十万!

    冬天过去容易c资源短缺过去可不容易,残酷的现实逼迫苏方改弦易辙,开始追求起质量优势。月坦克\坦歼生产量从以前的2500多辆下降到不足1000辆,但性能大大提升。耗费资源的4发c2发轰炸机全部停止生产,集中精力生产单发战斗机。

    在型号上,老迈的t一34/76逐步换成t一43/85,新锐的i1ci2坦克也开始生产出来。至于减少的装甲战能力,则强调提升普通步兵的反坦克能力,后者依仗的武器就是红军三件宝——莫洛托夫鸡尾酒瓶c反坦克磁性手雷和苏联山寨版火箭筒。

    到后来由于燃油短缺,莫洛托夫鸡尾酒瓶没了;德军坦克普遍涂了抗磁性涂层,手雷也没多少用武之地,但苏联火箭筒流行起来,其响亮的名头连在柏林的霍夫曼都坐不住——苏联人仿造的火箭筒叫rpg。1943年年末推出了rpg一1,1944年初又有了rpg一2,所幸德国专家做过测验,不知是苏联仿造水平不过关还是生产技术有问题,两款rpg都不如德军同款产品。但即便不如德军产品,对付4号或其他装甲车依然绰绰有余。

    幸亏苏军rpg出得晚,再加上1943年入秋后苏德战事主要在中央战场的广袤平原展开,rpg用武之地不算太大,如果德军敢去贸然进攻莫斯科或者斯大林格勒这种地方打巷战,保管装甲师进去c装甲营出来。

    德军对此进行了紧急调整,在本方装甲力量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稳据上风后采取了新策略:一方面不在东线装备新的步兵反坦克武器,防止再被俄国人缴获使用;另一方面对部队三令五申,绝对不允许坦克去打巷战!即便这样,倒在rpg下的坦克和各类型装甲车辆也有几百辆,虽然很多仍可修复,但毕竟是不大不小的隐患。

    苏方也不认为单靠rpg就能改变被动局势,他们还是将希望押宝在重型坦克上,坦克工业人民委员会对skb一2设计局提出了迅速完成is坦克的要求,i1\2两个型号同时设计c研发。i1定型时间更早些,虽然性能上比虎式坦克略差,但胜在进度快,急于扭转被动局面的苏联依然将其投入了生产;而i2在i1基础上继续完善升级c力求压倒虎式,为给i1的生产让步,伏罗希洛夫亲自下令i2多等几个月先完善设计,促使后者更成熟一些。

    在1944年1月末完成的i2样车由于深受虎式坦克冲击,与历史上的i2存在一些不同(无论前期型还是后期型),首上装甲厚度为120/60度,防御力超过了德军虎式100/50度的水平;火炮是一门122/l43榴弹炮,也超过了虎式的88/l56;重量是5吨,比虎式轻5吨,但因为发动机比虎式所用的hl230+要小100多匹马力,因此机动性还是虎式更佳。

    i1与i2的底盘基本一致,但火炮c装甲均弱于i2,唯独机动性比i2要好,在苏方看来整体战斗力不如i2,所以斯大林同志才大方地将i1的样车和全套技术资料送了美国一份,更先进的i2他们显然不肯拿出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