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的一篇着名童话,主要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家家户户欢天喜地的平安夜冻死街头的故事,对比鲜明,颇具讽刺意味。

    传统意义上说这个故事表达了安徒生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不满,不过江离的初衷很简单,只是想告诉小朋友们这个世界有这样不幸的人存在,所以,更应该珍惜身边的每一分温暖。

    相比和,这次江离有了一个新的想法,他要将的发生地搬到华夏,故事背景本土化。

    另外,毕竟时间久远,故事有些细节比较模糊,江离便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在这个世界他就是原作者,所以全凭他说了算。

    于是江离这么写道:“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除夕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衣着单薄的小女孩赤着脚走过街道,乌黑的长发上落满白sè的雪花。她本来是穿着一双拖鞋从家里出来的,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平时是她妈妈穿的。但她穿过马路的时候,一辆汽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到,另一只叫一个小男孩捡走了,小男孩边走边说,将来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当摇篮。”

    写到这里,江离会心一笑,这个小男孩还真单纯,竟然说要拿拖鞋当摇篮,不过也从侧面说明鞋很大,小女孩穿着这双鞋走在街上,几乎就跟没穿一样。

    “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青一块紫一块,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了一把。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分钱。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

    “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了下来,蜷缩着身子,抱成一团,瑟瑟发抖。天越发冷了,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分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再说,家里跟街上一样冷,他们头上只有个屋顶,虽然最大的裂缝用草和破布堵住了,但风还是可以灌进来。”

    江离突然停下笔,因为他想到了一首灵感源自的歌曲,或许可以作为他的下一首歌。

    他接着写,而涟漪不知何时已经蹑手蹑脚地来到身后,静静地看着,久而久之,眼中竟然蓄满了泪水。

    小女孩点燃一根又一根的火柴,透过火柴的亮光她看到了暖烘烘的火炉、香喷喷的年夜饭和噼里啪啦的鞭炮,小女孩向鞭炮炸出的点点亮光伸出手,那似乎很温暖吧?

    这时候,火柴又灭了,只见一道焰火越升越高,在夜空中爆炸开来,化作无数闪烁的“星星”,有一颗“星星”落下来了,划出一道细长的红光。

    “有一个什么人快要死了。”小女孩说。

    唯一疼爱她的nǎinǎi活着的时候曾说过,一颗星星落下来,就有一个灵魂要到天国去。

    她又擦着一根火柴,这一刻,火柴将周围全部照亮了,nǎinǎi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

    她赶紧擦着一大把火柴,她要把nǎinǎi留住,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nǎinǎi的身影越来越高大,最后将小女孩搂在怀里,带着她一起飞走了,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

    第二天清晨,小女孩蜷缩在墙角,两腮通红,嘴角挂着微笑,就这么死掉了,在除夕夜冻死了。

    新年的太阳升起来,照着她小小的尸体,乌黑的长发上盛开白sè的雪花,晶莹剔透,纯净无瑕。

    小女孩的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的火柴梗。

    “她只是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

    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曾经多么快乐,跟着nǎinǎi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

    “呜呜……”涟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