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呵呵,好一个李家!”

    杨潮心里暗道,李家虽然还比不了上海那些呼风唤雨的大买办,但是在烟台的地位,却不输给任何一个上海的买办,甚至任何一个上海的大买办都不能跟他在烟台的地位比,在烟台李伯轩就是毫无争议的第一人,而在上海那地方,很难说徐润就比席正甫差了,虞洽卿、番禹铭、胡芳锦等等一大批买办,也都不是一个不让一个。

    不过说起来,李家一直都还是很低调的,以前虽然不用买道台的账,但是礼尚往来也从来不缺,这次杨潮上任,他们还送了贺礼呢,不算少也不算多,两百两银子呢。

    只是不杀杀这些买办的气焰,让他们以为傍上洋人,就可以高枕无忧,可以欺负人了,那还得了。人就是这样,得势的时候,容易迷失,往往不想后果,也不想想万一洋人主子靠不住了,还不得靠中国人,说到底他们对自己人没有信心,跟洋人在一块后,也慢慢变得有些小瞧国人了。

    杨潮后世可是认识不少这样的中国商人的,他们跟洋人做生意之后,心里不自觉的就站在洋人的立场。有专家说这叫做文化的不自信。要搁在中国鼎盛的时代,中国心里可是抱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成见的。

    很快李思第又灰溜溜的跑来,这次他叔叔亲自出面了,一个四十多岁的半老头,提着袍子一路小跑,脸上都流下汗水来。

    “小人叩见道台大人!小侄不懂礼数,冲撞了大人,还望大人恕罪。”

    李伯轩倒是比他侄子更拉的下脸,一进门就给杨潮磕头谢罪,李思第也一起跪在地上。

    “李先生,怎么行这么大的礼,快起来罢!”

    杨潮伸手虚扶了一下,李伯轩借机站起来,一脸赔笑。

    “小侄不懂事,望大人海涵!”

    弓着身子站在中庭,李伯轩满脸堆笑。

    “罢了。李公子年幼,本官自然不会跟他计较。不若让他跟在本官身边,历练几年?”

    杨潮笑道。

    这个李思第初次见面,虽然被杨潮镇住了,但那是因为杨潮位高,老实说一开始就能在道台面前舒展自如已经很不错了,是一个人情练达的买办子弟,虽然没有考中秀才,但也值得培养。

    李伯轩一听哪里还有不答应的。

    从李思第那个名字就能听出来,李家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山东商人家族,还是盼着子孙能够科举及第,能得到一个出身的,只是这小子连个秀才都考不上,才被派来跟着李伯轩学习做买卖,将来好继续吃买办这碗饭。

    不过李思第的脑子一点都不坏,相反十分的聪明,在山东这里学徒了五年,现在不但能讲英语、法语、德语,还能写会算,已经是他叔叔的左右手了。

    “这,这真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思第,还不快叩谢大人赏识。”

    李伯轩的老脸上绽开了花。

    李思第也是吃了一惊,不由大喜过望,重重的磕头。

    别人或许不知道,但是李伯轩这样的消息精通的买办如何不知道杨潮呢,凡是有点门路的都看得出来杨潮的前途远大,既是新皇帝的心腹,又受到袁世凯这样的大员的赏识,想不发达都难。

    如果他侄子跟了杨潮,那还愁不能做官吗?

    “起来起来。本官面前,不需要这么多虚礼!”

    李伯轩呵呵笑了笑,开心的笑,但是心里却在琢磨,不要虚礼?这是要实礼的意思?

    接着才叹道了正式,既然有了杨潮的旨意,中国商人也就不再争了,就定在福建会馆,只是洋人那边还是希望放在和记洋行。

    “不管他们,山东是中国人的地界,他们爱来不来。走,现在就去福建会馆。劳烦李先生通知一下洋人,来不来就看他们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