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沈阳,武库,刚运到的军需物资暂停入库,宇文温在此坐镇,让儿子们分头带领军吏检查即将入库的物资是否合格,其中尤以戎服为重点。     辽东的冬天十分寒冷,比中原冷多了,士兵们的冬装暖和与否,直接关系到士气,所以宇文温要抽检军需,看看从中原运来的冬装质量如何。     因为中原的棉花产量大增,所以棉衣、棉裤、棉靴、棉手套已经渐渐普及,辽东官军将士的冬装,当然包括这些,但其中棉花的填充量如何、布料是否耐磨,会决定冬装是否暖和。     如何检查棉衣、棉裤、棉靴的质量,自有一套方法,宇文温让带过兵打过仗的长子宇文维翰向弟弟们传授心得,然后开始抽检。     宇文温自己也没闲着,检查军冬帽,这军冬帽的样式有些奇特,实际上就是后世所称“**帽”。     **帽的保暖性能毋容置疑,所以被宇文温“借鉴”后出现的军冬帽,除了没有前额的红色五角星,基本上和“原版”差不多。     当然,名字自然不是“**帽”,因为这种冬帽率先供应辽东官军,所以又称“辽东帽”。     辽东帽是辽东官军将士冬天的制式帽,一般在非作战时穿戴,保暖效果不错,必要时可以放下左右护耳,保护耳朵和面颊。     经过数年的试用,这种帽子的保暖效果得到印证,故而民间也很喜欢戴这种实用的帽子,所以很快流传开来,“辽东帽”这一称呼越来越名副其实。     宇文温随手拎起一过“锡疫”,所以很感兴趣:“兄长,这锡真的会冻成粉末?”     “没错,所以在辽东尽量别用锡器,因为一到冬天就会变脆。”     “那,铁就不怕被人偷么?铁纽扣没人要,可甲叶....”宇文维礼在一旁问,拿起一件棉甲,掀开衣襟,摩挲着内衬里用泡钉钉着的甲片,说道:     “棉甲,布在外,甲片在内,若偷偷把甲片取下,别人是看不到的。”     “这是个问题,防不胜防,毕竟谁也不能时刻盯着这么多士兵,提防对方取下甲叶换钱。”宇文维翰答道,这个问题,当年也困扰过他,不过现在已经没有意义了。     “偷铁甲叶,积少成多,然后转卖换钱,即便是没有棉甲时,札甲在士兵手里也会遇到这个问题,可是现在,官府不禁铁,皇朝铁产量连年增加,市面上随便都能买到物美价廉的铁器,谁还偷甲叶?”     “军中宵小偷窃军需倒卖,自古就是顽疾,然而士兵不过是小偷小摸,军需官甚至将领才有能力偷梁换柱,但前提是有利可图才行。”     宇文维翰拎着一件棉甲抖了抖,甲叶相互摩擦发出撞击声,他随后又说:“士兵们上战场,靠的就是铁甲护身保命,既然铁卖不出好价钱,自然就没人偷了。”     “至于军需管理的诸多腐败,那就得靠一套监督制度来管理。”     这个回答不错,宇文温在一旁听了默默点头,然而宇文维礼却笑起来:“兄长,士兵偷偷取下甲叶,可不一定要拿来转卖。”     宇文维翰觉得有些好笑:“哦?那若有人取下甲叶,为的是什么?”     “铠甲穿在身上很重的哟。”     “呃.....”宇文维翰先是一愣,随后明白弟弟说的是什么意思,宇文温眉头一皱,随后也反应过来了。     只剩下和宇文维礼同龄的宇文维民,满脸都是疑惑:“这,这是何故?”     宇文维礼瞥了一眼左右,见侍卫们离得远,便低声说:“废话,让你穿着二三十斤的铠甲执勤站岗,一穿就是大半日,舒服么?”     “啊.....”宇文维民恍然大悟的点点头,宇文温在旁听着听着,心情瞬间“晴转多云”,走到儿子身边,问:“六郎发现宫中有侍卫不穿铠甲执勤?”     “父亲,宫中制度严格执行,谁敢偷懒?只是孩儿不经意间听过几次抱怨。”     宇文维礼答道,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