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们下手,不得不重视,这事儿关系着整个府里人的安危,老爷们就是在忙,也得去一趟才好。”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又听说抓住了毒害沐雪的凶手,原不愿搭理的几位老爷倒是一时来了兴趣。

    大老爷心下隐约不安,但也没把这事儿放在心里;五老爷面上镇定,心里却已经慌张起来。

    三老爷肃着脸,漠不关心的样子。

    四老爷、六老爷、七老爷抱着看戏的心态,七老爷甚至还唯恐天下不乱的问了句:

    “你家世子爷可晓得此事了?他在家吗?”

    好久没见小九发飙了,七老爷倒挺期待他家小九的狂怒的。

    侯爷正在书房与人谈事,来的便是衡水书院的现任院长,楚院长。

    去年春闱,衡水书院几乎完败,京中公子哥儿舞弊之事,牵扯甚广,又加之这些公子哥儿个个家势不凡,皆是送去了衡水书院念书,公子们出了这样的丑闻,连累的整个衡水书院的人在南方鹿山书院的学子面前都抬不起头来。

    虽左相家的沈大公子,和蓝家的蓝大公子都金榜前三,但皇上钦点的状元却是鹿山书院的孟景枫。

    加之鹿山书院孙院长,本就是太子太傅请辞的,影响本就极大,如今他教出来的学生在去年录用的进士中竟高达七十余人,可不叫人心惊。

    相较之下,衡水书院得天独厚,又占尽天时地,考取的进士不过二十多人,简直丢脸丢到姥姥家去了。

    另一个谁也无法回避和忽视的问题,穆家老九穆楚寒主持的那场春闱,公平公正,他所给出的那片策论,已经不是才华横溢能形容的了,南北两个书院的学子无不佩服的五体投地。

    如今他这篇策论几乎是人手一份,便是与他敌对之人,都不得不叹服。

    楚院长感叹:“如今京中已经有人准备把公子们转去鹿山书院念书。听闻皇帝有意将沈大公子也从户部调去礼部。”

    去年的三甲,状元孟景枫、探花蓝家大公子全给皇帝指去了翰林院,而榜眼沈大公子在左相沈大人的建议下去了户口历练,如今皇帝竟想着把这位沈家大公子调去礼部,虽还给升了一品,从之前的七品升到了六品,可礼部又如何能与管着整个国家钱袋子的户部相其并论?

    大家心里明镜儿似的,皇帝这是明升暗降啊!

    穆侯爷想要扶植一个拥有穆家血脉的皇子上位,知道除了得到朝臣的支持,最重要的便是得到这些学子们的自从,是以早好多年他就开始与衡水书院的人交好,十来年下来,穆侯爷与楚院长也可算得上是为数不多的朋友了。

    听了楚院长的忧心,穆侯爷其实是不关心左相家的公子的,便是死了他不定还要高兴的浮一大白。

    可却不敢在楚院长表露出来,他一再在楚院长面前表现出的都是朝臣之争,不牵涉儿孙辈的虚伪好嘴脸,于是听到楚院长为沈大公子忧心,便安慰说:

    “院长不用担心,皇上并不是针对他。”

    楚院长七十多岁了,虽学识上比孙太傅差一些,但为人正直,从不参与朝政之争,一心只想着如何教授传书,为国家社稷培养栋梁人才,也是个朝野上下都敬佩尊敬的人。

    只是,有时候有些天真!

    不仅穆侯爷与他交好,朝中好多大人都与他交好,这些大人好多都是敌对面,可面对楚院长,谁也不会担心彼此会把他拉拢了,因为这位楚院长啊,真的是除了教书,其他一点儿都不感兴趣。

    穆侯爷试探着说:“院长可知道年前传的沸沸扬扬的左相家的传闻?”

    “那么一桩丑闻,先不论真假,只说传言本身,可谓是开朝以来最为不堪的传闻,就连宫中的皇后娘娘都受了牵连,院长想想,皇上会对沈大公子没有戒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