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你若是跟他们混在一处,我就先休了你。”

    李青书叹气道:“又动气了不是?只怪咱们命不好,有个一儿半女,老祖宗跟前也说的响。如今又没有儿女,你又不肯纳妾,也怨不得人人看不惯咱们。”

    提到生儿育女,莺莺低头半日,方道:“这却是我对你不住,若是你想要有儿女,抱一两个也罢了。想要纳妾,却是不能。”

    李青书忙跨到妻澡盆里,抱着她,脸偎着脸笑道:“你不喜欢我就不纳。回头咱们看谁家的孩好,抱一个过来就是,堂兄弟们必定抢着要把自家儿过继给我们。”

    莺莺回嗔作喜,取手巾替夫君擦背,两个相帮着穿好衣裳出去。粗使的婆们进来倒水,一个来的叹道:“阿弥陀佛,大小姐和姑爷洗个澡,就得十几二十个人忙半日。这一大池水,够浇半晌地了。”

    一个老人道:“这算什么,从前二小姐在家,放一池水不算,还要倒几桶牛**进去呢。”

    那个婆念了半天佛道:“可惜了这样金贵东西,天雷怎么不劈……”

    管事的听见不好,踢她一脚道:“休要胡说,叫上头听见。咱们都要卷铺盖回去!”

    过了两日李青书的小厮访的明白,回府报与尚莺莺两口知道:王秀和二小姐搬到府里莫家巷居住,王秀每日早上去一个刘富户家教书,中饭都不回来吃。将晚回家。二小姐和一个使女小梅在家过活,等闲不出门。王家仿佛也不晓得他家儿回来,并无半点动静。

    莺莺听了,良久都没有说话,支开服侍的人和尚老爷商议了半天,开了门父女二人都笑嘻嘻的。李青书再三的问,莺莺一个字都不肯说。她问管家媳妇借了几样衣服饰,第二日妆扮好了,只带着一个老仆,骑一头走骡到莫家巷,寻着妹家,敲门问:“王先生在家否?”

    尚氏趁早上凉爽在院里织绢,听得姐姐的声音,喜出望外来开门。莺莺冲妹挤挤眼,真真忙支使在边上的小梅道:“去后边把昨日买的那条鱼杀了,剥了鱼皮剖去鱼骨。切出鱼片来,我要待客呢。”

    小梅愁眉苦脸到井边去,莺莺只叫老仆牵着骡出去转一两个时辰再来接她。牵着妹的手道:“爹爹病着呢,和我回家去瞧瞧?”

    真真听说爹爹得病,心里也急,忙道:“我叫小梅去雇轿去。”

    莺莺微微笑道:“不急在这一时,明日和王秀一起去罢。”

    真真喜极而泣,笑道:“爹爹不恼我家相公了?”

    莺莺点头道:“木已成舟,难不成真叫你改嫁?只是劝着你家相公,爹跟前放软和些。咱们就认他这个女婿。”

    尚真真霎时仿佛脱去冬衣换上纱衫,拉着姐姐的袖只是嘻笑。莺莺推她道:“带姐姐瞧瞧你房。”

    尚氏忙引着她先到西厢,里间摆着几个架,几个青瓷描花大缸贮藏米面等物。靠墙还有几筐丝。一个纺车。外间搭着灶,当窗案板上还摆着几把小白菜半箩紫茄,墙上几个钉上腊肉也有,咸鸭也有。再到东厢、正房,收拾的都还入眼。光景比过年时要好些儿。

    莺莺心里算计了一番,问她:“钱都用尽了?”

    真真笑道:“大姐放心,妹换了金做本钱,收了两回丝,如今也有三百多两在手。再过两个月再贩一次棉花,就够买几顷地取租过活啦。”

    莺莺笑道:“你贩丝我也听说过,虽然有赚头,却是太辛苦,你有三百两的本钱,姐姐替你指条路罢,莫家巷巷口的那家杂货店亏了本要出脱,你叫你家相公问问,若是使得,就接手下来,那铺的管事却是老实人,你买下来不要过问,年底自然有分红。”

    真真问道:“那是咱们家的?”

    莺莺笑道:“明日就姓李了,再过几日就要跟你姓尚呢。你家相公爱使小性,休叫他明白底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