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娘娘的册封大典一直忙活到六月末才终于圆满结束, 礼部还没歇上一口气,马上又要面临着秋闱, 顿时又是一阵兵荒马乱。
“大人, 这是翰林院和各司递上来的可供挑选的乡试考官的名录。”徐胜把一沓文书递给林清。
林清接过点点头,说:“放在这吧!”
徐胜把文书放在林清的桌子上,看着林清桌子上的茶水放的时间有些长了,就端起林清的杯子,去旁边的耳房给林清重新沏了一杯,然后放回林清的桌子上。
林清端起新茶喝了两口,就放下, 然后拿起桌子上的文书,开始审阅。
礼部虽然也是六部, 可比起吏部户部来说, 油水无疑少了许多, 甚至可以算是清水衙门。
不过再清水的衙门,也不是一点油水没有,而当乡试的考官, 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名利双收的活,所以每次乡试前,礼部的官员都争着想出这趟外差。
可想去的人多了, 位子却是有限,所以礼部每次都得先挑选一番。
林清拿着一沓文书,先把里面不是两榜进士的踢出去,又把三甲的踢出去, 再把刚进礼部前三年的踢出去,然后把剩下的整了整,拿着起身对徐胜说:“本官去部堂大人那一趟,要是有人来找,你让他们先等等。”
“是,大人。”徐胜应道。
林清于是拿着挑好的文书去找沈茹。
到了沈茹的屋外,林清让门口的仆役帮忙通传了一下,然后就被沈茹叫进了屋里。
林清看着屋里没人,就直接把文书放在沈茹的桌子上,说:“这是乡试考官的初选,剩下的你再仔细挑挑!”
“这么快就弄好了?”沈茹有些惊讶。
林清说道:“我只是粗略的筛了一下,把不是两榜进士的,三甲的和三年内去掉,剩下的都拿来了。”
沈茹听了点点头,这是乡试考官的必要条件,笑着说:“你这等于没干。”
“这也没办法,我刚进礼部,也就刚认齐人,他们的品行学才一概不知,要是我选的话,万一选了个不行的,岂不是会误了大事。”林清说道。
沈茹听了,笑着说:“你倒是会找理由,不过也确实是这个道理,行了,放这吧,我等会亲自看。对了,你家的林桓,这次也考乡试吧?”
“恩,要不是他这次要在原籍考乡试,我也不会把他留在老家。”林清说道。
“那他这次要是运气好,过了,正好可以参加明年的会试,明年是陛下的第一次会试,无论机会还是被重视程度,都会比后面的大一些,当然,明年参加的人也肯定多一些。”沈茹说。
林清说道:“我也正有此意。你家沈辰上次乡试过了,你怕他火候不够,压了他一届,明年的会试应该让他参加了吧?”
“这是自然,”沈茹点点头。
“那就好,正好他回来把榕儿也带回来,我和她娘也想的慌。”林清说道。
“可是孙媳妇现在正怀着身子。”沈茹说道。
“兖州旁边就有运河的码头,他们直接从兖州上船,就可以从运河直接进京,不用走陆路,也没多大问题,再说他们上京,就得秋天了,那时榕儿的胎也稳了。”林清说道。
沈茹听了笑着说:“你就是急着想见闺女吧!”
“怎么可能不急,榕儿自从嫁到你家,我都没能见几次,如今怀了身子,我和她娘多急啊!”林清说道。
沈茹点点头,说:“好,我回去去封信,让大夫给孙媳妇看看,只要她身子行,就让辰儿和她一起进京,这下你放心了吧!”
林清听了,顿时很开心。
林清想着上次要买宅子的事,就问道:“原来致仕的左侍郎花老,你知道回哪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