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队伍没几天,我怎么觉得还是有些不靠谱呢。不怕一万怕万一,你跟剩下的弟兄多留点神,凡事想周全些。”
郑重地点了点头,杨冬青握住张振清的手使劲晃了几下,又把地图交给他保管,这才放他离开。时间不大,两支队伍互道珍重洒泪而别。
既然要打仗了,剩下的战士开始忙活起来,纷纷做着战前的准备。王胖子带着几个人挖了几口土灶打算烧些水,好给每个人都预备一壶开水。草上飞和钻山豹带着几个人去挖野菜,准备着缴获的饭团煮野菜粥。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天擦黑的时候,晚饭终于好了。用饭团和着野菜做的粥里还夹杂着仅有的一瓶日本罐头。扑鼻而来的香味,让饥肠辘辘的人们一个劲的咽着口水,排着队直挺挺地盯着腾起滚滚蒸汽的行军锅。几天了,所有人的肚子里没进过一口热乎饭,虽然每个人只有两勺,剩下的还是得用野果顶替。可是围着暖烘烘的篝火,喝着热乎乎的菜粥,早已行尸走肉般麻木的人们忽然感觉自己又活过来了。小心的捧着自己的饭盒c钢盔,小口的品味着嘴里的野菜粥,这种突然降临的宁静,把大家重又带入到久违的的温馨之中。虽然回家的路还很长很长,虽然眼下还不是真正坐在炕头上那么悠闲,可所有人的心里重又活泛起来,觉得自己像个人了。
映着熊熊的篝火,人们刻意的不去想今后怎么办,剩下的路上会遇到什么,只是把自己沉在眼前这片刻的宁静中,认真的喝干每一口带着苦涩的菜粥。每喝掉一口,走出丛林的信心也增加了一分,每喝掉一口,离回家的希望也多了一分。
当久违和暖的阳光懒洋洋的将光线透过大树的枝叶,给地面映留下斑驳的光影的时候,已经又是新的一天了。日军补给点外的一处丛林里,杨冬青他们正在耐心的观察着营地的位置,火力的配备以及吆三喝四做着各种活动的日军人数。
日军的补给点并没有想象中那样戒备森严c固若金汤,只是在一片空地上架设了几十顶帐篷而已,这让所有人提着的心都稳稳的放回到肚子里。不过一座挨着公路方便运送给养的临时兵营而已,只要时机把握的好,吃下它不是多大的事儿。不过要是按照杨冬青的想法必须降低伤亡人数的话,还是要多少费些周折。
说起来鬼子对补给点的保卫工作还是做得很到家的,沿着帐篷搭建了几座成三角形的机枪巢相互支援,同时以班为基准组成的巡逻队不定时的对周围区域进行巡视,通过观察,这样的巡逻队起码有三四个。
对鬼子这个不定时的巡视,杨冬青他们还真有些不知所措,颇有些老虎吃刺猬,没地方下爪爪的感觉。在等待张振清他们归队的两天里,尽管想了好些办法也还是没找到日军巡逻队的规律和行进路线。队伍里的食物昨天已经告罄了,今天要还是不拿下补给点的话,以后的日子大家只有啃树皮c吃野草得份了。
正在几个头头们苦恼的抱着脑袋想折的时候,乌龙领着张振清跑了过来。分开的这段时间里他们可一直没闲着,围着鬼子的补给点先后打掉了四支外出侦察的斥候小队,出发时整整三十个人的小队也只回来了十二个。好处是起码干掉了鬼子中队一半左右的兵力,同时带回了六挺日军最新装备的九六式轻机枪c四门掷弹筒以及为数不少的手雷和弹药。
乍一见面,所有的人都上前跟他们紧紧地拥抱了一下表示自己的思念和欢迎,张振清掏出一包还没有拆封的日军香烟打开给一人发了一支,又从口袋里摸出几包缴获的饼干扔了过去,然后紧挨着杨冬青坐了下来汇报了下自己的情况,临了有些伤感的摘下钢盔说道:“事儿是这些事儿,只是带出去的三十来个弟兄有一多半没回来。一想到好些人我还叫不出名字那么扔在那了,我这心里跟刀剜了似的难受。”
理解的拍了拍他的肩膀,还没等杨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