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场比武已经过去好几天了,乌龙那天的表现仍然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人们纷纷赞叹他的年轻c沉着以及马术和枪法的出众。不少人特别是初来乍到的年轻士兵和一些混迹军队多年的兵痞们都不再轻视教导队,那里也成为了很多人心驰神往的地方。那些被抓了壮丁的士兵也就算了,而那些满怀一腔热血立志从军杀敌的青年和军官们则对教导队这个新成立不久的连队充满了好奇,纷纷希望自己也能成为其中的一员。
柴拯国和李天贺c杨冬青等人发现了这个情况,几个人坐在一起碰了碰头,觉得利用眼前官兵们的热情出台了一项规定,大致内容就是要求大家好好训练,学习各项科目。通过考核者团部会根据表现和排名情况抽调到教导队深造,再根据再教导队受训的表现安排任用到新的岗位。杨冬青也顺带把自己到部队的感受谈了谈,结合以往自己作战的经验,特别向团里的各位长官提了几点意见:一c目前预备团的人数太少而摊子太大,战斗兵员不到五百人,需要紧急补充,起码到一千人;二c武器装备严重不足,许多士兵是两人合用一支步枪,轻c重机枪一个连才各一挺,迫击炮也一共才两门。最要命的是,很多步枪不但是清末生产的汉阳造不说,连膛线都已经磨没了。一共就十来挺轻c重机枪吧就有4~5种型号,口径不一不说,弹药也供应不过来;三c团里的卫生兵也好,军医也罢,总共加起来才十一个人,而且药品也捉襟见肘。这要是一旦投入战斗,按照淞沪会战时候的日军火力强度估计连一个小时都撑不下来。
李天贺听了皱了皱眉,有些不以为然道:“杨连长此话也未免夸大其词了吧。虽说咱们团才刚组建,兵员和装备都差了点,但是弟兄们的抗日热情都还是有的,这段时间通过你们教导队针对性的训练,军事技术也提高得很快,怎么也不至于上了战场连一个小时都顶不住吧。”
吕副官也有点不服,撇了一眼杨冬青对李天贺说:“杨连长这话就有些言过其实了,团里面虽然新兵多,武器差,但是也有不少老兵吗,一个老兵带两个新兵怎么也不至于坚持不了一小时吧。李督导,卑职觉得杨冬青这是危言耸听,长日军之名头,没我军之威风此风断不可长。还望团座和李督导明察。”
其他几个军官也纷纷摇头表示不信,甚至有人怀疑起杨冬青等人的身份来,认为是日本人派来的奸细。
听了大家的话,杨冬青看了一眼柴拯国,看他没有说话,于是不紧不慢的解释道:“各位长官c同僚。在座不少人也是战场上下来的,小鬼子人员配备c装备情况和惯用的打法想必大家还是清楚的。先说这人员和装备,日军一个班有13人,包括正副班长c4名机枪射手和8名步枪兵。有一挺轻机枪,编制四人指挥官c射手c两名携弹药的副射手,这四人是配备自卫手枪的,在战斗中有时也携带步枪机枪射手除外;其余八名步枪兵,每人一支单发步枪。日军的一个小队有前述编制的三个班和一个装备三个掷弹筒的掷弹筒班。共54人。中队180人。大队1100人,下辖四个中队,多了一个110人的辎重中队和一个174人机枪中队,一个55人的炮兵小队。除去这个大队自身战斗部队的轻重机枪和掷弹筒外,这个专门的机枪中队还装备了12挺重机枪,炮兵小队还装备了两门70的九二式步兵炮。
咱们跟日军的战斗力情况大家也都熟悉,基本上是鬼子一个联队能跟咱们一个精锐甲种师打个平手。联队是什么级别,那才相当于咱们一个团。儿小鬼子的战法是什么样的如果上了阵地,你面对着的就是先是小鬼子的飞机炸,飞机炸完炮兵轰,炮兵轰完步兵冲。步兵冲完飞机炸,飞机炸完炮兵轰,炮兵轰完步兵冲,小鬼子说起来就这点本事,但要是照咱们团目前的人员装备情况,各位想想咱们能顶住几轮小鬼子的折腾别的不说,凇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