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https:/最快更新!!

    马其顿帝国的疆域再次刷新记录,进一步扩张。甚至在东方也获得了新的领土。

    庞大的国家亦面临着新的问题,更难管理。偏远地区叛军泛活。手段狠辣的阿那克萨克所斯已经老死了,他的儿子汉诺威继承了西欧及不列颠名誉国王的头衔。汉诺威延续先王遗志,分裂独立的势头已初露端倪。爱琴海舰队被并入北方指挥部,在汉诺威的掌控之下。诺曼英伦成为新的地理名词。

    除此之外,国家经济疲软,宫廷派系分化明显,都成了马其顿常态化危机。瘟疫流行却得不到有效控制,着实令人费解。

    掌握着皇家禁卫军团和众多预备役部队的罗马,却迟迟消灭不了三千死士。是马其顿开始衰弱了么?不,是内斗。

    自从波达雷里奥斯离开,宫廷中罗马派与希腊派的勾心斗角已经由暗转明。太子与二皇子之间的矛盾渐渐加深。

    就是在战斗中,两人都在博弈,看能不能利用外敌削弱内敌,更甚达到借刀杀人的目的。

    因此,亚平宁半岛上的战事一拖就是三个月。皇帝非常不满,要求在半个月内完成灭敌任务,期间包括信息传达。贻误军情者严惩不贷。这道死命令一下达,所有相关人员奔命一样活跃起来。罗马半岛的战火才得以平息。

    阿里斯托诺斯亲自率领另外五千禁卫,走水路绕到汉尼拔背后,收复失地切断敌人补给线。这才逼得本都军撤出关口,来到平原上,兄弟二人前后夹击发动猛攻。临时征召的新罗马主义青年完全招架不住禁卫一击,被杀的尸横遍野。本都士兵虽能拼死一搏,但终究败在兵力劣势上。毕竟帝国禁卫军队可不是吃素的。本都死士没有投降的,每名士兵均战斗至最后一息。米拉三世的空中楼阁,“射心”行动终以失败收场。

    这场战役虽小,但意义重大。皇帝的军命反倒令兄弟二人达成和解,两个人认识到对方的能力,也意识到彼此对帝国和家族的重要性。他们携手回到罗马,召集“狮群”亲密成员举行秘密会议。

    “争议搁置,消除分歧,共治天下。”成为新的组织政策,罗马派分化为太阳盟,希腊派化身月牙党,双方永远忠于安提克家族。

    这也定下了日后马其顿帝国的基调。

    ◎回到正面战场小亚细亚

    托罗斯山会战,历经大小战斗十余场。血染沙场,战火燃遍了周边地区。

    经此一役,双方伤亡极大。对峙于山口,不得不暂停下来喘息休整。

    必须承认,就交战国的投入以及对整个战局的影响,此时的小亚细亚才是马其顿——本都两国陆军的主战场,正面交锋的最前沿。

    陆军比较:本都部队的作战能力全面,偏重步兵;马其顿军队作战讲求突击性,倚重骑兵。

    本都步兵的性价比十分优异。精强的长枪步兵是克制骑兵的法宝,马其顿骑兵再能打也是啃到硬骨头上了,杀敌一万自损三千。

    随着战争经验的增长,本都人也慢慢掌握了远程杀器,石弩的操作技巧。本都一方的战损比也在不断爬升。

    相持阶段,本都人一波又一波不计伤亡地疯狂攻击,马其顿前线损失很大,新兵补充的速度已经小于本都。借此阿斯普古斯便趁机利用数量优势在战役中争取主动。马其顿主帅帖萨罗斯面临巨大压力。意识到己方兵源不足的时候,就要注意保存自己的核心战斗力。于是帖萨罗斯选择撤退,让出山口,放敌军进来。然后在平原与本都步兵斗机动。

    对于本都人来说,这是在小亚反攻以来首次重夺托罗斯关隘。意味着为打开西进的大门。果然阿斯普古斯的大军如洪水般涌入小亚细亚,他们终于能扬眉吐气了。不过这场战争的关键转折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