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想了想,便问道:“太后娘娘一心想要个哥儿呢,若是个姐儿,只怕要叫她老人家失望呢。”顾耘一笑,拉着她的手说:“我们家别管哥儿姐儿都是尊贵的,再者说了,时日长着呢,咱们还怕养不下哥儿么,太后娘娘也不过这么说说罢了,真生了个姐儿她也是喜欢的。”
宝钗禁不住一笑,说道:“前儿我妈过府里来,到观里去给我卜了一卦,说是这胎若一举得男,日后咱们家一辈子顺遂无忧。”顾耘说道:“难为岳母大人如此惦记咱们家,下回来你跟她说,若是个姐儿,咱们只充作哥儿来养就是了。”
两人厮磨了一会子,因顾耘还有折子要写,宝钗便帮着研磨,偏因她在这里,顾耘写两个字便跟她说几句话,后来索性放下笔说道:“我也不需你在这里红袖添香了,你在这里我半个字也写不了,明儿这折子还要交呢,你去瞧瞧后头有没喜欢看的书,挑一本书去看罢。”
宝钗朝着他扮了个鬼脸,便转到后头书架随意翻看,因见里面有一本元人百种,随手抽了出来,谁知刚翻出来,便从书里掉出一个寄名符。
宝钗好奇,将寄名符捡了起来,又见那符上颜色老旧,正暗自奇怪时,顾耘听到身后的动静,回身一看,又见宝钗手里的寄名符,先是一怔,随后两眼直直的看着宝钗半晌不语。
宝钗被看得不明就里,只当这寄名符是顾耘的甚么要紧东西,朝着顾耘问道:“可是这符有甚么来历?怎的不好好收起来,倒夹在这书里。”
顾耘失笑,自书案前站了起来,走到宝钗身旁拿起来那寄名符左右看了看,笑道:“竟是夹在这书里了,怕不得我找了许久不见。”随后,又递到宝钗手中,说道:“你打开来看看便知了。”
宝钗越发好奇,接了寄名符一看,先只见上头写了一句‘太乙司命,桃延合康’,再见里面写着寄名者生辰年月,只待一细看,顿时惊呆了,原来那符上姓名处分明写的便是‘薛氏宝钗’几字,寄名符上写的法号是慧慈,再看了上面所填的正是她的时辰不错。
薛宝钗幼时大病一场,薛谦夫妇到观里讨了一个寄名符以求渡厄,宝钗记得那时取得法名正是慧慈二字,她呆呆的望着顾耘问道:“我的寄名符,何时收在你的书房里了?”说完又想这寄名符一看时日便不短,断不止三五年而已,顾耘一笑,握住她的手说道:“你可记得咱们新婚那日,我说过,初见你时,你还是小姑娘的。”宝钗点点头,这事她自然记得,为此还猜了半日,原只当是上若寺头回相见,又听他如此说又猜进京时便与他见着了,难不成还要更早么?
顾耘见她面带疑惑,便说道:“我十几岁时,跟着当今圣上往金陵去,有一日在一处观里游顽,当地有一大户人家携了妻女在里头还愿,偶遇了她家小女,拾了这寄名符。”
说到此处宝钗还有甚么不明白的,那偶遇的小女必定便是她了,她回想了半日,恍惚确实曾经有这么一回事,只是却又记不真切似的。宝钗低头看着手中的寄名符,又心内暗道,原来她是在金陵就已与顾耘相见过。她一抬头,见顾耘正含笑望着自己,顿时微怒,狠狠在顾耘手臂上掐了一记,问道:“你瞒了我这么长的时日,却从不曾提起,还瞒了我甚么事,快快说来!”
顾耘穿得是冬日的衣裳,倒不大疼,只是见她恼怒的神情心中大乐,他一把抱起宝钗坐到椅子上,又在她颊边偷香一记,说道:“你又不曾问过我,我从何说起来。”
宝钗瞪了他一眼,问道:“如此说来,咱们在京里再见面时你便已知晓了?”顾耘笑道:“那倒不是,是与你岳父知道相识后,又无意知晓了你的闺名,这才回想起此事,待将你娶回门,也不得不感叹一声,咱们这竟是天定的姻缘呢。”
宝钗见了他那得意的神色,有心想将寄名符惯到他身上去,却又不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