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格说:“虽说大明已是千疮百孔,犹如风中枯灯,随时可灭,但崇祯毕竟是一国之君,没理由冒死来前线,何况还是闯进包围圈,天下有这么傻的人吗?”
见皇太极表情平静,豪格又说,“崇祯帝顶多算个文人,上不了马c拉不开弓,就他那两下子,怎敢到前线来。放眼天下,如今能率兵亲征的君主,只有父皇一人,也只有父皇才能灭掉大明,入顶中原。”
豪格声音洪亮,语调高亢,引来不少大臣附和:“说的有理,我主才是真命天子,崇祯老儿哪有胆量到前线来。”
尽管皇太极不喜欢阿谀奉承,但面对豪格的激情演说,还有众臣的马屁jg,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皇太极冲豪格点点头,抿了口茶,又问:“那郑亲王和士兵们听到的呼喊声如何解释?”
豪格瞟了济尔哈朗一眼,缓缓说:“这就只有郑亲王自己知道了!”刚才附和的大臣们,似笑非笑的望向济尔哈朗,眼里写着怀疑和质问。
济尔哈朗几乎跳了起来,冲豪格说:“肃亲王,你这话什么意思?”
豪格说:“我可什么都没说,你这么紧张干吗,难道心里有鬼不成?”
豪格如此放肆,不是没有根源的,别看清廷表面平静,背后却是暗cha一涌动,全力之争,争宠之争从未停息。
在豪格心里,济尔哈朗乃重要对手,无论是未来的皇位之争,还是现在的争宠之争,豪格都十分忌惮济尔哈朗,时刻防备,寻机挑事。
豪格压根不相信崇祯会来前线,他断定济尔哈朗在说谎,济尔哈朗这么做,只是在掩盖实情,在给自己的擅作主张找借口。豪格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无论想什么办法,他也要揭穿济尔哈朗,让济尔哈朗颜面扫地,甚至落下大罪。
济尔哈朗勃然大怒,冲到豪格面前,吼道:说话要有证据,当着皇上的面,你说清楚,我心里有什么鬼?”
豪格淡淡一笑,用调侃的口吻说:“呦,郑亲王可不是爱激动的人啊,今天这是怎么了,为何如此反常?”旁边传来几声窃笑,气的济尔哈朗直瞪眼,恨不得扑上前,两把撕了那几人。
“少废话,你给我说清楚,我心里有什么鬼?”济尔哈朗怒视豪格,声音又大了些。
豪格依旧面带微笑,突然问道:“郑亲王,你相信崇祯帝会来前线吗?”
济尔哈朗一顿,显然没料到豪格会这么问。济尔哈朗清楚,这个问题不好回答,若说信,这不符合他的真实想法,他也找不出支撑这想法的根据,他心里明明白白,崇祯帝不可能来前线,士兵们听到的呼喊声,肯定是明军玩的把戏,为了麻痹清军而已;可若说不信,那又如何解释前面的话,一旦说不清c道不明,那可不好收场,扯来扯去,搞不好还会落个欺君之罪。
见济尔哈朗愣神,豪格冷笑一声,抢先说:“你也不相信对吧?”
济尔哈朗说:“我前面说过,我没有亲眼看到崇祯帝,只是听到明军在呼喊万岁,因此判断崇祯帝到了明营,和我是否相信没有关系。”
豪格说:“可事实上你却相信了,对不对?”豪格脸上没了笑容,死死的盯着济尔哈朗。
济尔哈朗再次愣神,心里明白,豪格今天要纠缠到底,不达目的不会罢休,若自己不说个清楚,恐怕难逃一劫。想明白后,济尔哈朗反而平静下来,退后一步说:“肃亲王,有话就直说,用不着绕来绕去。”
豪格冷哼一声,刚要开口,皇太极插话说:“好了c好了,都别说了,朕让你们讨论,可没让你们争论,干吗这么大火气?”
皇太极前面不吭声,是已经习惯两人的争吵,可现在,他不能再旁观,否则不是济尔哈朗下不来台,而是他这个皇上不好下台。对几个臣子的暗中较劲,皇太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