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石榴脸上喜气洋洋,献宝一般将那红如烈火的木棉凑到沈妱跟前,“姑娘,花儿都折来啦,好看吗?”

    “眼光不错。”沈妱微笑称赞,将那海棠花枝递过去,“这枝供在我书桌上,蔷薇插好瓶送给夫人,其它的你们安排吧。对了,准备一瓶木棉,待会送到外书房,用我书架上的瓷瓶。”

    石榴和石椒应命而去,石楠便回道:“姑娘,刚才外头书肆里递话进来,说秦二公子找你呢。”

    秦愈?沈妱眯了眯眼,这算是说曹操,曹操就到吗?

    她抬步就想往外走,慌得石楠连忙阻拦,“姑娘带上披风再出去,前儿的风寒还没好呢,当心再着凉!”

    春光温煦,日头和暖,哪里就能再着凉了?

    “那你快去取。”她敷衍了一声,脚步轻快的出了玲珑山馆。

    沈妱出生在藏书世家,曾祖父从户部尚书的位子上辞官后便退守故里,建起了藏书楼。经祖父沈磐和父亲沈平几十年的努力,如今沈家藏书已愈十万卷,那书楼高有三层,周围树木阴翳,站在山馆外一瞧,十分显眼。

    她家里还开着刻书售卖的书肆,在这庐陵地界也小有名气。

    沈妱从后门走进书肆里,果然见秦愈就站在书架下,正在挑书。

    旁边董叔谨眼尖,立马拽他一把,迎了过来。

    秦、董两人性格迥异,走过来时却破天荒的异口同声道:“阿妱你听说了吗,出大事啦!”

    董叔谨这人也就不说了,父亲是富阔的盐商,他又排行第三,肩上没什么重担,便养成了公子哥儿的性子,平日里咋咋呼呼是司空见惯。

    可秦愈却不一样。他是二品大员家的嫡出公子,庐陵赫赫有名的“武状元府文曲星”,虽然与董叔谨同龄,性格却沉稳许多,书院里那么多同窗,最处变不惊的就是他了。

    连秦愈都说是出大事了……沈妱不由好奇道:“什么大事?”

    董叔谨立马道:“刚听到的信儿,端王殿下要来咱们庐陵了,据说还要住上几月!”

    “阿妱你的风寒还未痊愈吗?”秦愈最先出口的却是关切。

    沈妱失笑,道了声“快痊愈啦”,心里却满是讶然。

    端王殿下徐琰的大名可谓如雷贯耳。他是当今皇上最疼爱的弟弟,向来有骁勇善战之名,曾数次击退北边的燕国,据说此人冷厉嗜杀,战功赫赫,身上挂着无数传奇故事。

    可如今的武川省政通人和、安宁太平,这位战神来庐陵城做什么?

    问了问详细,他两人又说不出个所以然,只是道:“今日学政大人请了许多人来书院里议事,听说是跟这个有关。“

    董叔谨又叫身后的小厮把一包书拿过来,“这是韩思从你家借的书,他有事外出,就叫我帮着还回来,还让谢谢夫子。”

    “不足挂齿,不足挂齿。”沈妱一笑,叫旁边的小伙计把书送往内院。

    跟秦、董二人说了半天话,送走他们之后,沈妱也没回玲珑山馆,直接往沈平的书房里去了。

    石榴办事的手脚倒是麻利,那一瓶木棉已经派人送来了,用了乳白无暇的细颈瘦瓷瓶,通身不饰花纹色彩,却仿佛最素净清越的美人,质朴恬淡。几枝木棉横斜挑出,红如烈火的花团锦簇,极致的红与白相应,仿佛朱唇腻肤,入目成画。

    沈妱将那木棉赏了半天,调了调插瓶的姿态,便从书架上拿了书来闲读。

    到得日色西倾的时候听见外头传来人声,沈妱便如雀儿般迎了上去。

    “爹爹,你可算回来啦!”她的声音里带着风寒后软软的鼻音。

    沈平脸上笑容温煦,“不好好养病,怎么又来偷我的书看?”

    “哪有,女儿是来送花的!”沈妱跟着他进了书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