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的大头很不爽,因为大蛋让他在自家妹子前面失了自己的威风,明天要让妹妹看看自己的厉害。

    农村夜晚的周围很安静,侧耳倾听,就能听到蛐蛐们演奏的声音。黄龄他们悄悄走到后院,大头认真听着蛐蛐叫声的来源,大头拨开草丛,然后翻起石头。果然看见一只大的伏在地上。可还没等大头伸手,它就敏捷地跳了起来,然后就不见它的影子了。

    这时,那只蛐蛐跳到黄龄面前,嚯嚯地叫了几声,好像在对大头挑衅。大头看到了,把食指放在嘴边,示意大家不要出声,黄龄她们捂住嘴巴,保证不发出一点声音。大头瞄准好之后,使劲一罩,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次罩住了。

    黄龄是个长在城市里的孩子,以前只是在书本上了解到蛐蛐,“炎热的夏天,有位音乐家,总是躲在石头缝里,草丛里唱着优美动听的歌,那就是蛐蛐”,黄龄这下终于认识它的庐山真面目。

    大头抓到了后大声欢呼着跑到屋里,因为这只蛐蛐明显比大蛋那只大而且有活力多了。

    黄龄在油灯下看清了这只大元帅,它的身体是黑褐色,头上长着一对长长褐色的触角,比它身体还长,的确像一个威武的大将军,它的嘴变还长着很短的触角,好象是用来吃食物或者是洗脸的,它有六只脚,前面的很细,还长着小刺刺,后面的很长,可能是用来刨土的,不过总体上还是很丑,黄龄不喜欢这类动物,因为这不好吃,黄龄作为一个厨师,吃过许多奇葩美味的美食的,蝗虫c蝉蛹c蜂蛹许多怪异的都见识过。

    抓好蛐蛐后,这时也不早了,黄顺一家准备要走了,黄龄一家送到门口后,大头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总之大头明日回来叫黄龄去看他的斗蛐蛐,黄龄只好答应了。

    斗蟋蟀,汉族民间搏戏之一,是一项古老的娱乐活动,但这种休闲方式很残酷。斗蟋仅有雄性,它们为保卫自己的领地或争夺配偶权而相互撕咬。二虫鏖战,战败一方或是逃之夭夭或是退出争斗,倒是鲜有“战死沙场”的情况。

    大头一大早就来叫黄龄出去,大头气势高昂,斗志满满,仿佛今天就是他他的胜利日,完全不把大蛋看在眼里。

    黄龄可知道大头是个新手,大头作为这个村里的孩子王,输了可不是很好看。大头要是输了,其他孩子会不服大头,因为在孩子眼里,孩子王可是什么都会赢的,所以黄龄还是提醒了大头,“哥哥,你不要输给大蛋哥哥哦,不然我会笑你的。”大头一听,就不服气了,“小妞,你放心,哥哥会赢的”。

    大头和黄龄来到神树下,周围都挤满了斗蛐蛐的人,有小孩,老人,甚至大人们在斗蛐蛐赌钱,因为乡下玩乐项目少,这斗蛐蛐便在村里大热起来,村里人没事干,就来神树下斗蛐蛐c唱曲和聊天等等。

    神树是妈祖庙旁边的守护树,每棵树都是有几百年历史的大榕树,自黄氏祖先来到这里安居乐业后种的,如守护神般守护这个村子。

    黄龄和大头一靠近就看到大蛋了,便向大蛋挥挥手,示意到了。大蛋周围都挤满了来观战的小孩。大头向隔壁借了个圆陶罐作斗盆,大头和大蛋各自拿出自己的蛐蛐,两只看起来旗鼓相当。

    首先大头的大元帅猛烈振翅鸣叫,一是给自己加油鼓劲,二是要灭灭对手的威风,然后才呲牙咧嘴的开始决斗。头顶,脚踢,卷动着长长的触须,不停地旋转身体,寻找有利位置,勇敢扑杀。两只蛐蛐就这么持续了几个回合,大蛋的常胜将军垂头丧气,败下阵去,大头的大元帅仰头挺胸,趾高气昂,向大头邀功邀功请赏。

    今日这次角逐让黄龄看得很过瘾,大头依旧保持着胜利,大蛋一开始很是失落,毕竟是男孩子,一下子就走出来了,和大头又开心地玩在一起。

    大中午的黄龄一伙人零零落落地回去了,大头送黄龄回家后又不知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