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雄猫
一周前,1941年5月25日,中国海军第一艘航空母舰,也是第一艘核动力航母辽宁舰于大连海军基地入役,舷号16。
这艘辽宁舰航妈是尼米兹级,舰载机配置是24架f14,12架a6,4架e2和8架sh60反潜直升机,花费了林清歌1亿资源和金钱(不包括载机)。
标价太高,小钱钱太少。这钱花的林清歌心疼,当然,也有便宜的,标准排水量7000吨的差克里;纳吕贝特号航空母舰,只要800万。载机为9架av一8垂直起降战斗机或14架sh一3“海王”直升机。
av一8高空截击作战3分钟的作战半径才750公里,最高速度才125个马赫。
f14呢,它的第一个生产型号f一14a,它可以在航空母舰外280公里处执行战斗空巡任务达90分钟,或者是距离航空母舰470公里处执勤一小时。在相同挂载下,f一14a可以在远达航空母舰317公里处,执行13马赫的拦截任务。
相对于f14,其实海鹞的总体作战效率不是很高,但是这种独特的起飞方式和降落方式有利于在小型航母上使用。
据说侧卫不能弹射起飞,从苏27改的歼15也一样,(作者认为歼15是从苏27的国产版本歼11研制的,只是参考了那架t10k3)。
而沈飞呢,对侧卫的技术根本没吃透。看中航工业编撰的院士丛书,里面对j11b总师的专辑就发现了。总师羞答答地承认,使用了复合材料以后,强度不足,只能用钛合金板和螺栓加强,还花了不少篇幅说这种做法没有增加阻力。
再安装了太行以后,发现进气流量不对了,只能采取限制流量的方式再比如苏27上面那块减速板,到了j16都没有取消。
11b的电传居然能诱发自主震颤,这种实在让人无话可说,苏27先天的跨音速能力差,在j11b身上没有一点改变。在实战中,被j10打得头也抬不起来,甚至打不过原装的苏27sk。
至于原装的苏33,苏一33在航电设备性能上仅和俄空军苏一27s相当,和西方舰载战斗机相比差距较大,难以在实战中对抗。林清歌可选择的也只有f14cf18cf35和阵风。
哦,还有米格29,这货是出了名的短腿。至于米格29k,它的作战半径c载弹量c防空作战能力,都不如苏27k。不过据说新的米格29k有三哥注资,米格29kub已经批量交付三哥海军,虽然也出了一些事故(比如着舰时怒拍甲板)。
新米格一29k和20多年前的米格一29k差别之大堪比f/a一18c/d到e/f。
新米格一29k基于新一代米格一29的机体结构和气动外形,增加载荷能力,复杂扰流片设计优化了边条的增升作用,加上推力达9000kgf的rd一33k发动机,大大提高了起飞重量,摆脱了“短腿”的帽子。
在这四种机型内,林清歌选择了f14,f14属于最早问世的三代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混合色彩,带有了源自f111技术的可略变翼,同时受制于比较悲催的发动机,其能量机动能力相对不足。
f14被f18取代的原因主要是战术条件变化以及成本考虑。
f14最拿手的有两项,一个是超远距离雷达和配套的不死鸟飞弹,专门用于拦截毛子的远程轰炸机和导弹;其二是可略变翼,这赋予了f14很强的加速性,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赶到预定位置。
当时按照美国海军的使用设定就是,f14快速赶到拦截点,利用远射程导弹,在毛子发射导弹之前,就提前把他们的轰炸机干掉,保障航母400海里的防卫圈。
可后来毛子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