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最正宗的回锅肉当然是用蒜苗来炒的,不过没有蒜苗的话,倒也可以用韭菜洋葱之类的东西代替。但是豆瓣却是万万不能少的,豆瓣酱,特别是郫县的豆瓣酱,那简直可以说是回锅肉的灵魂。

    徐榛本来在客厅里坐着看杂志,厨房里叮铃郎当一阵响,不时飘来热滋滋的油脂香气,闻得他挠心抓肝的难受,等到豆瓣的香气也掺和进去之后,那更是让人受不了。

    苏映把饭菜端出来的时候,就发现徐榛坐在饭桌前不知道有多久了,看见他过来,跟猫见着老鼠似的,眼睛里放着光。

    “来!吃吧!”他笑着把盘子放到桌子上。

    徐榛已经饿得有些发慌,端起碗,夹着回锅肉直接塞进了嘴里。

    “唔!好吃!”他情不自禁地赞叹道。

    蒜苗一入口就是软软嫩嫩的口感,偏偏还带着些清脆的感觉,火候掌握的恰到好处。

    半肥半瘦的回锅肉则在嘴里香气四溢,配合着味道清新淡雅的蒜苗正是相得益彰,最妙的是香辣的豆瓣味道,将回锅肉的鲜嫩腴美统统激发了出来,一种油然而生的幸福感一下子蔓延开来。

    徐榛本来更偏向清淡c带甜的上海口味,辣一点的东西基本上都不怎么吃,但是桌子上这一盘子回锅肉,大部分都是被他干掉的。

    “小苏哥”徐榛抱着圆滚滚的肚子趴在桌子上,眼睛一直盯着苏映转啊转,“你厨艺怎么这么好啊?”

    “因为我喜欢做菜啊。”苏映边收拾着桌子边说道,这倒是真话,上辈子他最喜欢的就是各种美食类的综艺节目,能吃c会吃c会做,人送外号“苏吃货”。

    吃过饭以后,也没有电视可以看,苏映就听会收音机打发时间,徐榛则坐在旁边看剧本,不时请教苏映一些问题。

    徐榛之前在上海拍过一部都市剧,被导演好一通夸奖,说他表演很有天赋,让他有些沾沾自喜,真以为自己是什么表演天才。见过了苏映才知道,如果那导演不是瞎的话,可能就是没见过演技好的演员。

    有人将演员的演技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最基础的,演什么像什么。把握住角色的定位,演丫鬟就像丫鬟,演老师就像老师,用这个角色在职业和身份上的特点使观众信服。可惜很多演员,特别是偶像明星们,演了一辈子都没能进入第一个层次。

    第二个层次,则是将一个有背景的角色演出深度来,以及在情绪累积到最高点时能够完全爆发出来。比如说失去孩子的父亲,国破家亡的将军,那种接近于绝望的痛苦和接近于疯狂的愤怒,必须要有足够的演技才能表现出来。能够达到这一层次的演员,已经有资格去角逐各种奖项,堪称各个剧组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提起他们的名字时,也会提一句戏骨。

    第三个层次,也就是最后一个层次,是将一个角色的心理渐变演绎出来,不仅要演绎出角色情绪上的极端,还要让观众看到他是如何一步步地不可逆转地走向了这个极端。要达到这种境界,角色c机遇c演技,缺一不可。

    其实这三个境界,用另一句话更好理解,就是我们在武侠小说里面常常看到的那句: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就拿之前的《红衣》来说,虽然苏映将女鬼附身前后的不同演绎得相当出色,但由于剧本的缺陷,没能演绎出角色的变化过程,一切都显得那么的突然和仓促,所以他最终只获得了一个最佳男演员的提名。

    这会儿苏映看着手上的剧本,眉头紧皱,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他就是担心这种情况出现,才没去随随便便签什么经纪约。

    徐榛签的是个小经纪公司,没什么名气,但是人家倒也不是那种专门忽悠人的皮包公司,真的给徐榛联系了一部戏。

    只是这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