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完了啊。”苏映说得有些轻描淡写。
“这这这”许炜峰一阵抓狂,合着他演了半天,还不如不演呢?
苏映在旁边憋着笑,之前曹真想把许炜峰叫起来接着拍,被他拦了下来,说试试等会直接拍许炜峰醒来时候的样子,没想到果然有奇效,不过他还是一脸正经地补刀道:“你要是一直有这个演技,我担心你会成为影帝啊!”
“去特么的影帝”许炜峰翻了个白眼,这一次演完,他坚决不会再演戏了。
一九九九年的时候,电子设备还是个稀罕物,组装一台只能打字的家用电脑都要六千块钱,而剧组里用的这台dv,是许炜峰托人从日本带回来的,据说价值万元以上,一行人拿着它走在街上,吸引了不少路人的目光。
除了那些展现第一人称视角的镜头,剩下那些纪录片风格的镜头,都由许炜峰来掌镜。这一点,戏里戏外都是一样的。
关于他们的表演,曹真没有做任何的限制,全凭他们自由发挥,因为这部影片最需要的感觉,就是真实感。
抛却宾馆里那些片段不谈,三个人在镜头下的发挥越来越自然,举手投足间仿佛带着些灵性,而这股灵性,与他们身后那波澜不惊,似乎几十年都未曾变样的小镇相互映衬,更显出他们的与众不同来。
如果观众来看的话,一眼就可以看出,这活跃在荧幕上的三个人,与这座小镇是泾渭分明的。但命运,却让他们在此会流。
“这里是青山镇,一个普普通通的宁静小镇,看上去和其他的平凡小镇,似乎并没什么两样。”方越婧站在镜头前,说着自己的台词,许炜峰表情严肃地端着dv,一丝不苟地拍摄着。
片子中的陈航等人,将在这座小镇上拍摄一部有关一起诡异传说的纪录片,这段关于这座小镇与传说的介绍,将作为他们纪录片的开头。
在一部伪纪录片中拍摄纪录片,这种戏中戏,无疑减少了许多成本。
他们站在街道边,镜头中熙熙攘攘闲步走过的路人,街头小店播放着的流行歌,叮铃叮铃响着铃的自行车,增添进去不少生活气息。
或者,换句话说,镜头中充满时代特征的纪实性。
“大约三十年前,这里还只是一座小村庄,当时住在这座村子里的人们,如今仍然生活在这里。”
“在我们向当地居民询问这个小镇上的流传的传说时,不少人都表示从来没有听说过,但是有些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却告诉了我们另外一个答案。”
拍完这一段,曹真先检查了一遍,补拍了几个镜头之后,大家又往下一个地方赶去。
许炜峰的演技是外行了点,不过这摄影的技术,确实是京影的学生里响当当的一份,在他的手中,色彩与亮度用另一个方式阐释了世界,不论是明媚迷人的阳光,还是微光下的阴沉,都有更饱满的一种展现。
走到一户人家门前,曹真上去敲了敲门,喊道:“大妈!大妈!在家吗!”
“在嘞!”一看上去有些慈祥的老太太打开了门,“曹家小子来了!老头子出来啦!”
“大爷在干啥啊?”曹真招呼着其他人一起进了门。
“换衣服呢。”大妈忙着拿杯子去倒水,听见曹真问,就回了这么一句。
“换衣服?”曹真没太听懂,等到里面那老爷子出来的时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老婆子,你看看我这身怎么样!”从里屋走出来一穿着西装的老头。
苏映一看,差点没笑出声,那西装明显大了一号,一点都不贴身,手一摆,袖子在手腕处耷拉下来一大截,好好的西裤也穿成了喇叭裤,脚上还穿着一双布鞋,洋不洋土不土,看上去不伦不类的。
还没等曹真说话,那老太太就急了:“你把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