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旦习惯便很难改变。黛玉就是要让景玉习惯运动,增强自身的体质固本培元才是从源头抵御疾病的办法。更何况,她也有了机会跟着锻炼身体,至少这一世,她没有如同林妹妹一样,从会吃饭开始就会吃药。

    立在院子一角的沉香差点垂了泪,拉了王嬷嬷问计,“您说小姐让我去看桂枝是个什么意思。”

    “桂枝嫁了也有半年吧,既然让你去,你就去吧,快去快回。”王嬷嬷说了等于什么也没说。

    沉香真个去了一趟,回来半天都没有声息。王嬷嬷趁着小姐睡了,拉她到屋外低声问道:“叽叽喳喳的喜鹊成了锯了嘴的葫芦,你这是转性了。”

    “再不转性,怕就要落得个跟桂枝一样的下场了。”沉香哭丧了脸,她去的时候,桂枝正在挑水,挑满一缸水还有全家老小的衣裳等着她来洗。衣裳还没洗好,又要张罗着做一家人的饭菜。

    明明还在碧玉年华,却一脸死气沉沉,已经被生活压榨的没有了一丝光华。两年前还和她一样当着小姐的大丫鬟,吃穿用度皆是上好的,洗脚水都有小丫头伺候着。可是如今再看,桂枝就象是掉到了烂泥地里,早就被苦水汁泡透了芯。还不是她被小姐厌弃,不然谁敢如此磋磨她。

    “你早该知道小姐的脾性,哪怕年纪再小,她的主意也不容别人驳斥。我们是当下人的,要懂得什么时候该劝,什么时候该乖乖闭嘴听话。小姐素来喜欢你的爽利劲,但倘若爽利变成了多嘴多舌不知进退。你该知道这府里有多少人,等着顶你下来。”

    “多谢嬷嬷提醒。”沉香脸色越发沉了,想到桂枝的样子,便全身发抖,她绝对不要变成第二个桂枝,绝不。

    第二天一早,黛玉去上房请过安用过饭,便回来取了书袋去竹声小馆上课。贾雨村笑眯眯的看着自己的女学生,讲完课便开始一问一答。这是黛玉要求的,说是想从先生这里了解各地风俗人情。

    “父亲曾说过,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先生是否也曾游历过许多地方,每个地方的人都长的一样吗?母亲说,这世上还有长着黄头发的人呢。”黛玉仰着小脸,笑嘻嘻的给他挖坑。

    “黄头发的是西洋人,他们乘着海船从极远的西方过来。至于说游历嘛,是曾到过几个地方,有一处风俗倒是有趣的很,当地山多,人都长的黑瘦矮小,喜食酸辣”

    黛玉做出十分感兴趣的模样,又问了许多当地风俗。当晚林如海下了衙回来,黛玉便问他,“爹爹,先生好厉害,他去过好多好多地方,有个地方的人”

    喋喋不休的说了许多,林如海也只是含笑听着,并不曾言语。最后一拐弯,黛玉模仿贾雨村的口气,“当地民风彪悍不服教化,就是有了冲突也不来衙门报案,自个开了私堂处理,往往一族之长竟比当地知州还要有威望。”

    “知州,应该是知县吧。”林如海笑着纠正。

    黛玉摇头,小脸板正道:“就是知州。”

    黛玉光凭林如海的外表,并不能看出什么来。只当他没有发现异样,心里头不由沮丧。心想到底怎么做,才能让林如海去调查他之前的经历呢。

    “时飞兄曾任过当地知县,后升任知州,不过知州这个官职从几年前开始,已经没有了。他大概就是当时调任回京,于是一直没有候到好的机会。”林如海笑着对贾敏解释。

    却让黛玉惊着了,感情林如海知道他的经历啊,自己这番惺惺作态倒成了自作多情了。

    “先生说当地的银饰式样特别多。”黛玉说完眼巴巴看着林如海。

    “这有何难,我去打听打听,有谁从那边回来述职,给我们黛玉带上几套就是了。”林如海摸着腰着的平安如意络子,这是女儿做好的第一件女工,头一份就是他的。他表面没说什么,心里乐的什么似的,天天都要挂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