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她说:“刚才我们不止谈了这个,其他的事,过几天你就知道了。你且放心,孟家的产业我只拉进了佳期楼。这佳期楼也只是供些消息,不会牵连太深。”我想了想,点了点头。阿姊又说:“很多事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的,就比如说你与孟公子的事,太后是同意了,但是那是被迫的,难保他不会有后手。有些事,虽然是悖逆了孟兰的心意,但是终究是为了你们俩好的。”这话说的我实在是云里雾里,她也不肯说明白了,只说过几天就知道了。

    用过饭后,我们就去了城西,卢氏药房虽然也在城西,但是要偏北一些,地脚还算不错,我们要去的可是正西,这是京城里有名的鱼龙混杂的地方,京城里的地脚可以说是寸土寸金,偏偏这城西一条街是便宜的和京县一样,就是因为这里不好管理,以我们手里的钱买下整条街不是问题,问题是哪些我们是买在明面上,哪些是用在暗地里的,我和阿姊商量了一下决定,买下整条街的地,但是有些店明面上做成租出去的样子,自己变成收租的,如此一来还可以不定期的动用官府的势力,毕竟是皇女的租客,官府也不好彻底撒手不管。这条街的消息,卢氏早就打探好了,我们买的时候根本不费什么力气,关键是从哪下手,阿姊领了我去见了那个传说中的苏裁缝,长得就给人一种怪的感觉,明明长得很周正,却浑身散发着老顽童的气息,虽然他并不老,看起来只有三十多岁,他明知我们身份特别,却也张口丫头闭口丫头的。

    我们领了他去看城西的地方,说这条街让他随便挑一家铺子,他选了一家不起眼的,店面很小,但是后院够大,他说“酒香不怕巷子深”,既然要做就要从染布开始,我看了看阿姊,好吧,我们要做一条龙服务了。定了布庄的事,我们就要考虑别的了,于是和苏裁缝分道扬镳。

    我一直想做一个类似终南捷径的地方,现在就要着手了吧。选了一个相对来说最安全的地方,因为最临近其他街道,其实这里本该做个酒楼什么的,但是对于西街来说,实在太不安全,我们要把最安全的地方,留着做最重要的事情。我和阿姊决定把这个地方叫做“雁字回时”,我们发现这里的驿站只能用来官家收发信件,平常人家是没资格,有钱也不行,所以有钱人家都是托人送信的,这是我们前期做的功课之一,因为在中国明朝才开始有民间固定收发信件的地方,我们也据此推断,这里相当于我们那里的明朝以前。我们想把这雁字回时做成一个可以收发信件,可以代笔写信,最重要的是可以显露才华的地方。前面两个都需要有其他分店才能做到,最后一个,就需要把这里弄得一炮而红了。定了目标和名字,就要考虑设计的问题,设计这点我和阿姊都完全不了解,阿姊在欧洲呆了很多年,言辞间颇有一种想把这里建成欧式风格的感觉,欧式建筑里用石料颇多,而中国古代大多用的都是木料,我自己觉得古板的读书人是不会喜欢创新的欧式建筑的,于是决定临街的这面还是规规矩矩的建成主流的建筑,但是在后院另起一个地方,再建一座楼,起名叫做“月满西楼”,随着阿姊的心,建成欧式建筑至于这里面的工艺,我就不再操心,交给阿姊慢慢想吧,我只是负

    责,写几首诗,画几幅画,挂在楼里就是了,因为阿姊说,人家一听“雁字回时”里面都是琼琚的书画,就会给好奇,古代最不缺的就是附庸风雅的人,我打趣说,就像现代不是似的。月满西楼用来干什么,我和阿姊还没想好,只是觉得可以寄托一下阿姊对现代的思念,如果有可能,就让这里成为一个可以赋诗作词的景观吧,没有想到后来还真的有用。我们又想在后院的围墙内,沿边盖一圈小楼,遇到来考科举的穷人可以借住。这个时代其实就有高利贷之说了,穷举人要上京赶考常常需要借高利贷,当了官之后,又要把钱还回去,但是捧着那点俸禄,是没有办法还的,只能另想办法,至于什么办法,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