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章  第一章

    第2节  第一章 云居山下的少女2

    我们一行十几人,先坐上了去武汉的汽车,又转乘去德安的长途,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颠簸,途经永修地界时,便下了车。

    因为打算在这里过冬,我们带的行李比较齐全,有夏装,也有冬装;有蚊帐,也有被盖,塞了满满的两只蛇皮袋子。中途换车时,我们每人肩扛一只袋子,手提一只袋子,然后由一个人攀上班车车顶,一个袋子一个袋子地接上去,捆在一张网里。下车后,又有几个人爬上车顶,忙碌了半天,才把这些东西卸下来,摆在马路边上。站在路边,朝四周望去,就知道这里也是无边无际的山,山与山之间也是无边无际的稻田,和大别山区相比,没有什么两样。唯一的感受是:这里的山比我们那里的山要矮得多,山上也见不到祼露的石头;再看看马路两边一直连接山底下的大片稻田,有的正在收早稻,有的正在栽晚稻,农田里聚集着一簇簇的农民,处处呈现一派忙碌的景象。

    “唉,南方人种双季稻,真是辛苦啊!”有人禁止住感叹了一声。

    “辛苦?辛苦才有吃不完的粮食啦。1959年,饿饭那年,我那里很多人就是图这里的粮食,才跑江西来的”一个岁数大的接口道。

    没有人再对这句话感兴趣,因为这类话题,早已让人听得耳朵起茧子了。

    刘有义领着我们往一条山下小道上走,这时我们忽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紧挨着山脚下的那片平坦部分,长满了像山上一样的丛林和木柴,有橡子林,有细皮条子,也有刺泡泡树,甚至还点缀着稀稀拉拉的小松树c小枫树,可是仔细一瞧,周围却被一块块田埂围着。天啦,这分明是一块块稻田呀!怎么不种上稻子,却让它们荒芜了呢?这在我们老家可是难以想象的!

    刘有义就像我们肚子的虫子,会意地说:“你们看,这么一片一片的稻田,中间却没有几个村庄。江西人少地多,种不过来嘛。那些山田都是大集体时开垦的;现在承包到户了,谁再愿意累死累活地干呢?只得舍远留近了。”

    “可惜呀可惜。”大家发出一声声感叹。

    刘有义兴致勃勃地说:“这里虽然地广人稀,好玩的地方多了去了。”他朝西北方向一指,又说道:“看见没,那座山叫云居山,那可是全国著名的大山,风景美着呢。”

    顺着刘有义指的方向,我们同时转过身去,手搭凉棚审视半天,只见那云居山远远地耸立在群山之间,像一只硕大的桃子,倒扣在那里,尖儿朝上;再往下瞧,似乎还有一条盘山公路隐隐约约地缠在山腰上。云居山四周全是高低不齐的山头,紧紧连在一起。

    “老刘,你去过吗?”有人问刘有义。

    “当然去过,年年都去。你瞧,顺着盘山公路,旋转几个来回,再顺着小道往上走,就能看见莲花城c百花谷c青石湖c泉祠坳,跟我们那里的云台山c金南山差不多,是玩的好地方。最著名的是莲花城上的真如寺,里面不有不少货真价实的和尚呢,个个剃着光头。说是唐朝就有了这个庙,至今都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刘有义也算是一个老“江西”了,和他哥哥刘有仁一起,在这里干了好几年。听了他的介绍,我们才知云居山是江西重点风景名胜区。这里环境优美,植被繁茂,气候凉爽,盛夏酷暑气温仅为26c;而且文化底蕴相当深厚,从唐代开始,白居易c苏东坡c佛印等历代文人墨客都曾来云游,留下了许多千古佳句。最吸人眼球的,就是莲花城里的真如禅寺,据说它还是国家重点开放寺庙,高僧辈出,禅风仙骨,香火流传。据说中国佛教协会第一任会长虚云法师,还有性福大和尚和海灯法师这些著名和尚都担任过这座寺庙的住持。真没有想到,这里还有如此珍贵的文化古迹,让人耳目一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