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些是古代时辰的表示方法,不管对读者还是作者都有帮助哦!

    子(鼠)时是十一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丑(牛)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寅(虎)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卯(兔)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辰(龙)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巳(蛇)时是九点到十一点,以十点为正点;午(马)时是十一点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未(羊)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申(猴)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酉(鸡)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戌(狗)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亥(猪)时是九点到十一点,以十点为正点。时以下的计量单位为“刻”,一个时辰分作八刻,每刻等于现时的十五分钟。

    一。更与点:≈ap;160;

    1。更≈ap;160;

    古代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戌时为一更,亥时为二更,子时为三更,丑时为四更,寅时为五更。≈ap;160;

    前半夜11时至1时为“子时”,午夜1时至3时为“丑时”,后半夜3时至5时为“寅时”,早上5时至7时为“卯时”,上午7时至9时为“辰时”,9时至11时为“巳时”,11时至下午1时为“午时”,中午1时至3时为“未时”,晚上7时至9时为“戌时”,9时至11时为“亥时”。≈ap;160;

    2。点≈ap;160;

    古代又把每更分为五点。每点24分钟。≈ap;160;

    二。古代辰制:≈ap;160;

    1c十二时辰制。≈ap;160;

    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c鸡鸣c平旦c日出c食时c隅中c日中c日昳c晡时c日入c黄昏c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ap;160;

    2c二十四时辰制。≈ap;160;

    宋以后把二十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c正两部分,这样,子初c子正c丑初c丑正。。。。。。依次下去,恰为二十四时辰,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ap;160;

    3c十时辰制。≈ap;160;

    出现于先秦。昼夜各五分。据《隋书。天文志》,昼为朝c禺c中c晡c夕,夜为甲c乙c丙c丁c戊(后用五更来表示)。≈ap;160;

    4c五时辰制。≈ap;160;

    其名称为晨明c朏明c旦明c蚤(早)食c宴(晚)食c隅中c正中c少还c铺时c大还c高舂c下舂c县(悬)东c黄昏c定昏。参阅《淮南子。天文训》。≈ap;160;

    5c百刻制。≈ap;160;

    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产生与漏刻的使用有关。可能起源于商代。汉时曾把它改造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为九十六刻百零八刻,几经反复,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为正式的制度。≈ap;160;

    6c古代不一定具备严格的时间意义,而又常见常用的有关名称亦颇不少。≈ap;160;

    一般地说,日出时可称旦c早c朝c晨,日入时称夕c暮c晚。太阳正中时叫日中c正午c亭午,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偏西时叫昃c日昳。日入后是黄昏,黄昏后是人定,人定后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后是鸡鸣,鸡鸣后是昧旦c平明——这是天已亮的时间。古人一天两餐,上餐在日出后隅中前,这段时间就叫食时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后日入前,这段时间叫晡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