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产生极大的混乱。老弱妇孺发现官军冲击的方向正是自己的方向时,更是急得爹喊娘叫,鸡飞狗跳,也顾不得秩序了,纷纷自行向坡底跑去,骡马牛车上的东西也顾不得了,只带着随身的包裹,扶老牵小,跌跌撞撞地向对跑去。
于海大急,急令身边的小头领和亲兵们组织步卒就近列队,再也无暇顾及妇孺等人,只得任其自行撤下去。
于志龙一看山丘顶上冲下来大量元军骑兵,知道今天难以善了,若是应对失措,只怕这支起义军都得交待在这里。
“麻脸,还有你们几个,别楞着!快,帮我把大车摆到一起!”于志龙大声喊道,“把这些大车都摆成一条线,每三辆车为一组,两组之间只留下两人的宽度!各位弟兄藏在车辆后面,依托车辆尽量挡住对方!大头领,你快撤退!”
“方头领,关头领,按照小于兄弟说的,你们指挥弟兄们抵住这些车辆,决不能后退!”于海一听于志龙喊的内容基本上就明白了,元军骑兵自山坡顶部自上而下冲击,到两军接触的时候,骑兵的冲击力量将大的不可思议,只有把车辆集中成一列,人员藏在后面依托这道简陋的防线拼死抵挡,方有一线生机。只是于海不明白为什么于志龙特意在车辆之间留下一道道缝隙,时间紧急,已经容不得于海仔细思考了。
方、关两个头领一是中队的千户,一是于海亲兵的头领。两人立即答应着,按照于志龙所说组织士卒,排列车辆。
山坡顶部到道路的距离不足两百米,山坡的坡度并不大,骑兵自上而下,速度逐渐加快,要冲击到于海的队列跟前,还是需要少许时间的。这就给于海他们排列车辆提供了宝贵的时间。虽然时间非常有限,但生死之间,众人的动作相当快,正对着乌颜骨的冲击正面,短时间内就布置了大约百十多米的车辆,中间的缝隙不足十个。
有了于志龙的提醒,再加上于海等头领的督促,士卒们虽然慌张,但不至于束手无策。
“快用布包住牛马的眼睛,不要惊了牲口!大家不要慌!用力抵住车辆,不要让车辆被冲垮!”于志龙大声喊叫。
“长枪兵上前,弓箭手准备!瞄准前面几个,预备—”一个小头领急急忙忙组织人员,百余个长矛枪兵站在车后,十几个弓箭手集中起来,在车马后找到各自合适的位置,箭上弦,排成一列。手执刀剑等短兵器的诸人则排在了弓箭手后面,只待他们射箭后,立即上前替换。
于志龙和麻脸拔出钢刀,找了个车与车之间的缝隙处,守在侧面,这个位置正好对着对方冲击的正面。
于志龙他们并不知道现在只有乌颜骨这一个百人骑兵队,所以心里抱着拼一个够本,拼两个赚一个的心理,当前山路上的队形是个一字长蛇阵,前后队的士卒暂时都不可能赶过来支援,只能凭借中队这些人抵住元骑的突击了,希望尽量多的拖住这些骑兵一会儿,以便让更多的人们能够撤到后面的山丘上逃生,看元骑的突袭方向,主要目标就是于海这些头领。
不到半盏茶的时间,元军当头几个骑兵已经冲到了车队跟前。乌颜骨瞪着一双牛铃般似的眼睛,带着狰狞的笑容犹如那说书人口中的牛魔王。
“放箭—,”随着小头领的指挥,十几枝箭矢飞向最前的几名元军,可惜仓促之间,准头太差,多数没有射中,只有一名元军腰侧中了一箭。
“放箭!”第二次齐射效果稍好,有三名元军中箭,一人坠落马下,其余的箭要么射空,要么被击飞。
两轮弓箭射完,元军骑兵已经杀到跟前,弓箭手赶紧撤到后面,于志龙他们顶了上去。
因为是向下冲锋,马速越来做快,要想在坡路上迅速停下来根本就不可能,如果没有车辆间的缝隙,无论是人还是马,都会本能的略缓速度,并向两边奔去。现在有了车间的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