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文官的岁奉一般比武官要高许多,但是加支就比较低。你比如左丞一人,正二品;岁奉:202两,加支327两。你像武将的正一品大将军才168的岁奉,但是加支就是602两。要是有特封谥号,你比如我《十二钗》里的文写的镇北大将军,那么他因为有谥号,比同等级无谥号的武将可以多拿17两岁奉。

    这就是为什么皇帝说什么贬为三品,(清朝是有削顶戴花翎,唐朝没有,唐朝是包拯那种有两个长长的帽翅的乌纱帽。)褫夺什么封号说明皇帝很震怒,要是还让当朝除去朝服的话,一般这样还保留品阶的都是亲王,官员这样早被直接午门外了。当然也可以攻心,对于功高盖主的官员,皇帝惧怕天下诟耻,不杀,但是当众除服,古人是很注重脸面的,十有八九会自杀。

    尚书省都堂

    尚书令一人,正二品,掌典领百官。岁奉:187两,加支302两。

    左右仆射各一人,从二品,掌统理六官,为令之贰,令阙则总省事,劾御史纠不当者。岁奉:176两,加支291两。

    左、右司

    左丞一人,正二品;岁奉:202两,加支327两。

    右丞一人,正二品。掌辩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岁奉:202两,加支327两。

    吏部、户部、礼部,左丞总焉;兵部、刑部、工部,右丞总焉。

    各部太尉各一人,从五品,辅佐左、右丞;岁奉:107两,加支167两。

    各部员外各一人,从六品。岁奉:90两,加支154两。

    属官

    都事各六人,从七品;岁奉:71两,加支142两。

    主事各六人,从八品。岁奉:50两,加支127两。

    吏部考功、礼部主书皆如之。诸司主事,从九品。岁奉:27两,加支87两。

    有令史各十八人,书令史各三十六人,亭长各六人,掌固各十四人。

    中书省

    中书令从二品,

    岁奉:176两,加支291两。

    设有中书侍郎正三品,

    岁奉:164两,加支279两。

    中书舍人从三品,

    岁奉:156两,加支268两。

    门下省

    设有:使中二人,正二品。掌出纳帝命,相礼仪。凡国家之务,与中书令参总,而颛判省事。

    岁奉:187两,加支302两。

    左散骑常使二人,正三品。掌规讽过失,事从顾问。

    岁奉:164两,加支279两。

    左谏议大夫四人,正四品。掌谏谕得失,事从赞相。

    岁奉:144两,加支256两。

    给事中四人,正五品。岁奉:120两,加支229两。

    掌侍左右,分判省事,察弘文馆缮写雠校之课。凡百司奏抄,侍中既审,则驳正违失。与御史、中书舍人听天下冤滞而申理之。

    城门郎四人,从六品。岁奉:90两,加支254两。

    掌京城、皇城、官殿诸门开阖之节,奉管钥而出纳之。

    刑部

    作为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

    刑部尚书一人,正三品;岁奉:164两,加支279两。

    刑部上大夫一人,从四品。岁奉:132两,加支242两。

    大理寺

    设有:

    大理寺卿一人,从三品;岁奉:156两,加支268两。

    少卿二人,从五品。岁奉:107两,加支167两。

    掌折狱、详刑。凡罪抵流、死,皆上刑部,覆于中书省、门下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