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自古湖南即有“无湘不成兵”之说,曾国藩首开湘军之例,正史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仅湖南一地,出战功赫赫将帅数百,可见湘人人才之盛。张汉卿因功叙赏,于学忠升少将旅长,负责在湘招募新兵。除将原湘军2个师改编为1个师外,另招募了1个师,分别定为人民军第8c第9师。

    因为人民军扩充太快,重要来源有直系c陕西靖c河南镇嵩军c宁夏回兵c鄂军c湘军及机关报老奉系,各部体系混杂意识形态各异,不像东北奉军本由一个体系演化而来。张汉卿平湘鄂,地盘大了许多,原有的西北人民军兼有西北及华中的军事存在,“西北人民军”的叫法已不合时宜。

    为将各股力量团结起来,张汉卿改组西北人民军为中国人民军,要求全体军官士兵“听党的话,与人民血肉相连,无地域之分,无民族之见,精诚团结,统一祖国”。湘中战事尚未平息,张汉卿即已安排奉天军校一大批中高级教官兼程南下,一边充实新成立各师的军官队伍,一边拟成立武汉军校。

    在汉口谌家矶有一座造纸厂,业已停产,其院子很大,而空房很少。张汉卿以此为基础,建立武汉军校。10月1日奠基,次年2月15日完工,面积约10000平方米。

    军校校本部是一座日字形的二层砖木结构c三路四进c回廊相通的楼房,军校大门风格非常朴实,中央上方横匾上“人民党党立武汉军校”几个大字,以排斥其它党派在校内的地位,是张汉卿所书。在二门门口挂着一副对联:“杀尽敌人方罢手,完成革命始回头”,二门右侧墙壁上,挂着张汉卿手书的“军民鱼水情”校训。军校大门彩楼两旁挂有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额为“革命者来”。

    军校由六个部门组成:政治c教育c训练c管理c医学,分为补给,分步兵c炮兵c工兵c辎重兵c宪兵c政治等科。首任校长由张汉卿亲任,正式以五星红旗为人民党党旗及人民军军旗,并显示了少帅多才多艺的能力,亲自“作词c谱曲”制定了《人民党武汉军校校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这首铿锵嘹亮的歌曲,极有势气,反映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战斗意志,又道出了久处列强压迫下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心声,出台不久就广为人民军战士熟悉,并在武汉的大街小巷传唱。

    从奉天军校调过来的中高级教官很快就熟悉了武汉军校的节奏,这些新式的军官多是从各个正规军校出身,又有在部队指挥的经验,少有军阀习气,因此颇得好评。张汉卿特别欣赏出关征蒙前特别留在奉天并主持军校教导队日常训练的副队长魏益三以及经多方延揽人才从四川老家守孝的后世号称军学泰斗c曾任陆军大学校长的杨杰。

    经过两年的锻炼,魏益三军衔已从少校升到上校,不过此上校非彼上校一一一一奉天军校教导队队长在之前是少帅兼任,在气势上比之一般少将也不逊多少。张汉卿此番将之调来,也是有让他亲自掌兵,新成立的第8师就是为他准备的。

    另一人杨杰在当时与蒋百里齐名,是日本人眼中的“三个半军事家”之一。他在此前十年的军事战争中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屡屡战胜强敌。但是他认为自己一腔报国的热血竟被置于军阀乱战之中,而民国一天一天坏下去,便息了争强好胜的心思,适逢父亲去逝,他便辞去了靖国联军中央军总指挥兼泸州卫戍司令的职务,回老家守孝。

    但是军事报国的志愿始终没有放弃。在川期间,也曾经非常关注张汉卿的活动轨迹,对于奉系的态度和自力更生建设的作法也是欣赏的。他本来就对学习西方产生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