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允许的。这种土壤,应该就是政策的失误一一一一政府可以对少数民族以政策的优惠,但应以不会放松法律上的要求为前提。连古代都讲“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咧。
张汉卿当然不是一个大汉族主义者,他认为既然各民族在宪法上的权利是相等的,那么其违法的惩处力度应该也是相同的。否则,违法者受到轻恕,更加有峙无恐;受害者心有余悸,后来愈加忍让,更让其嚣张。其严重违法的结果是“不得不抓时担心少数民族认为是民族歧视借此掀起对中央的不满搞分裂;不抓时汉族人民认为是有法不依而对政府心生怨言”,可谓双方不讨好。
在建设兵团的三个地区,张汉卿进行了《反国家分裂法》和被称为现代社会三系的《刑法》c《民法》c《行政诉讼法》的第一次尝试,明确规定:任何从事国家分裂和挑唆民族不和的各族人群都适合于死刑,各民族在公私事务上的权利和义务是相同的。在行政上,积极探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一一一但不是因为本省有少数民族,就要划其为自治区,像新疆自治省的“自治”,不是因为维吾尔族人群多,而是因为这个省内有维吾尔族自治州c回族自治县等数量较多的缘故。
不管怎么说,人民党通过培养出民族干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开展土地改革c和宗教制度的民主改革等一系列社会改革和大力建设新疆,基本消除了新疆的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促进了新疆地区的发展,基本清除了“jiangdu”的土壤。
张汉卿入疆后一个在民族史上流传甚广的作用是确立了“维吾尔”这个叫法,要知道,在此之前,汉语音的“维吾尔”有“畏兀儿”和“威武尔”等译法。前者其族人认为含贬义,后者被别族认为是有自大之意,于是少帅定了个中性的“维吾尔”,历史书上才正式有这个民族的出现。
为了表达自己对各民族一家的重视,张汉卿身体力行,他在维吾尔族人民最古老的传统节日“诺鲁孜节”之际,来到号称“东西南北一枢纽,自古重镇锁咽喉”的达板城,和当地居民一道过节。传统的“安西莱甫”后,他预祝达板城的同胞们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幸福c人丁兴旺c五谷丰登。
晚宴后,篝火旁,盛装的维族姑娘与小伙们载歌载舞。少帅的多才多艺是出了名的,他号称“民国四大美男子”之一的名号也绝浪得虚名。在先后与几位漂亮的维族姑娘欢舞之后,便有美女为他演唱了一首吐鲁番民歌《达板城的姑娘》:
“我的梨儿撒落在地,你愿不愿意为我拾起?想要吻你我却不够高,你可愿为我弯下腰”
整首歌充溢着委婉和迟疑,最后以远离达坂城的阿拉木罕而遗憾结局。词曲有一些悲戚,一想起英俊的少帅将会像逝去的青春一样不回来,美丽的少女心中的怅然是无法言喻的。人们为女孩的凄惋所感染,欢快的气氛渐渐消失了。
张汉卿是何等样人,他即兴演唱了一首他“即席修改填词并谱曲”的小调《达板城的姑娘》:
“达坂城的石路硬又硬啦,西瓜大又甜呀。达坂城的姑娘辫子长啊,两个眼睛真漂亮。你要想嫁人,不要嫁给别人,一定要嫁给我。带着你的嫁妆,带着你的伴娘,坐着那马车来。”
张汉卿唱这首歌除了自己在大学团学会时排练过这个歌舞,纯属于轻车熟路。不成想,少帅即兴创作的这首汉化歌曲的轰动效应远超出其在诗词上的成就,很快就唱响国内外,成为世界各地人民都喜爱的经典名曲。《达坂城的姑娘》这首歌曲在全世界传开后,人们都知道新疆有个达坂城,达坂城里有漂亮的姑娘。以至于后来学界对于到底有没有“达坂城的姑娘”,如果有那谁又是真正的“达坂城的姑娘”争论长达三十年!这都是“多艺”的少帅所始料不及的。
不但如此,不久后还衍生了这样一个精彩故事:吐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