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土改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政府几乎是进行无本“生意”一一一一强行收回地主土地分配给无地农民,然后许以10年的本息,这当然为一大批既得利益者所不容。但是政府有武力为后盾,一般地主只能在心里骂娘,诅咒着这万恶的自治政府。一些人叫嚣着到北京呈愿,可是关外已非中枢诸公所能控制。一些人便与土匪合作,以资与奉军对抗。

    当是时,张作霖仅控制了奉天省大部分富饶区域和吉林c黑龙江两省的大中城市,在张汉卿准备将其作为后院的那些偏远地方,匪患迭起,很多地方都成了“胡子”(土匪)的天下。

    由于东北一直被满清视为“龙兴”之地,禁止汉人入关耕种,二百年来,发展极慢。近代又相继被日c俄视为鱼肉,多方人员混杂,形成诸多势力。民国时期中央与地方明的暗的纷争迭起,政权几易其手,导致地方官员盘剥生利c不顾民生。久而久之,民不聊生,便生盗匪之心。因为地方辽阔c山深林密,短期内很难剿灭。而民匪不分,时而为民,时而为匪,又增加了根除的难度。而且日俄势力遍布全境,土匪c特务c汉奸纷杂,更增加了变数。

    据不完全统计,在东北,仅人数在数百人以上的有名的“胡子”头就有百十余名。当时的东北,全境内共计有154个县,其中有100多个被“胡子”盘踞着,真正被奉系占据的还不到50个县,且还经常处在“胡子”的威胁下。

    随着“朝阳土改”的渐有成效,各地纷纷效仿。在人人可分得土地及“包产到户”的吸引下,立场“不坚定”的胡子们纷纷回家务农一一一一做土匪可不是长久之计。但是政府的免费土地不是容易获得的,一些吃不起苦的土匪们先是为获得土地而高兴,然后又为需要自己操劳而不满一一一一田间的辛苦岂能如做胡子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来得痛快?不少人仍又转身做了本行。

    可是自治政府加紧了对胡子们的控制力度:在胡子出没的山区林间,且不去管它,但对行政管辖区则加大了宣传,实行联保制度,并在胡子多发区加强了对于粮食的控制一一一一往往是粮食一收下,政府即强制性地除保证当地人口粮外,征收了绝大部分粮食。虽然政府是公平买卖,以钱易粮,但对于胡子们的打击是重大的一一一一人数少了生存不易,人数多了抢粮数额不能满足要求且目标也大。就算是抢得了大量钱财,交换粮食也是件困难的事:现在政府所收购的粮食听说都运到哈尔滨c沈阳等几个大城市换外汇去了,对粮食的管制很严格的。

    于是1918年12月,北满境内“受封”的“中央胡子”发动骚乱,先后占据东宁c东安c同江等县城,截断了牡丹江至佳木斯的铁路交通线,并号称要与白俄军“会师哈尔滨”。

    随后,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胡子”们接连洗劫了萝北和依兰两座县城。城内,大小店铺抢劫一空,刚上任十多天的县政府包括萝北县长在内的干部20多人,被集体枪杀,依兰县长的妻子遭土匪强奸后含恨上吊自杀。以至于一直觊觎中国东北的日本政府也适时表达了“关切”,意在言外。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张作霖立志要做东北王,岂能让这一小撮力量搅了大局?

    “胡子”问题已经发展成奉系在黑土地上生存壮大的重大威胁,也极可能给立图乘机干涉东北内政的外国干涉军以机会。胡子出身的张作霖虽然手下也多是胡子出身,但当胡子威胁到他在东北的生存和权威时,下手也不含乎。在10年前,他即以剿匪出名,被朝廷及民间尊称为辽西“剿匪大英雄”,才有今天奉系壮大的机会。时隔多年,为了保证东北新政的进行和土改的胜利,又要来一次剿匪了。

    在张作霖的亲自过问下,东三省巡阅使总部决定,投入主力部队进行剿匪,并委任东三省巡阅使署参谋长张作相为“剿匪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