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如果不能改变环境,就要适应环境。”随即又自我满足说:“我的适应能力还是很强的嘛!”
张汉卿终于同意成婚。
张汉卿的这付躯壳的主人张学良是张家的长子,小的时候和母亲生活在农村,吃了不少苦。11岁时,生母又撒手人寰,因此,张作霖对他格外疼爱。对张学良的婚姻大事,张作霖更是费尽心思。“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这奉天的将来还得着落在他身上。有道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不成个家,始终不算成人不是?
自从张汉卿勉强同意娶于凤至为妻,张作霖就开始为婚礼做准备。他先找人查黄历,将结婚日期定在8月8日,星期二,农历七月初十。因为黄历上写着,这天,宜祈福,求子,立约,结婚。
他们见面的时刻真够庄严c隆重的了。结婚前几天,奉天的主要报纸都预先刊登了张汉卿和于凤至的照片。媒体宣传无疑助长了人们对这场婚礼的重视,全奉天的大小官员c军人c绅商c百姓都将期待的目光集中到了大帅府,人们翘首盼望着这一天。
8日,天刚朦朦亮,奉天城里家家户户都传出“放鞭炮”的声音,乒乒乓乓响个不停,似乎都在庆祝张大帅家的大喜事。其实,这天是立秋,家家都在剁饺子馅,准备包饺子,在我国北方的传统习俗中叫“抢秋膘”。
吃完饺子,许多人都翻腾出家中最好的衣服,穿戴整齐,陆陆续续向奉天城大南门的方向走来。
位于大南门里通天街上的大帅府,今天也穿上了节日的盛装。“目”字形三进四合院,门门有“喜”,柱柱披红,廊廊挂彩。帅府正南门c东辕门c西辕门两旁的树上c门墙外面铺满了鞭炮。两列精神抖擞的军乐队站在正门前两侧,悦耳的迎宾乐曲将大帅府的威风传到了奉天城的各个角落。两条红色彩带从挑檐起脊的大影壁墙两侧垂落至地,镶嵌在影壁墙正中汉白玉上的“鸿禧”二字格外耀眼夺目。
影壁墙后面的第一进院落是接待来客的地方,一条鲜红的地毯从帅府大门一直铺到正房门前。正房门两侧一对石狮子的脖子上围着红绸子,胸前还飘荡着一朵用绸子挽成的大红花。1600平方米的院落里,一大早就挤满了参加婚礼的中外来宾。
婚礼在第二进四合院举行。二进院比一进院还要宽敞,呈长方形,方砖铺地,四周回廊环绕,30根廊柱上方挂满了五彩宫灯,每盏宫灯下面都有一幅达官显贵们赠送的致禧贺联。最长的一幅贺联用红色绸布制成,从正房前雕花门楼顶端飘落而下,红绸上面写着36个金色大字:
一天秋阳播美共贺关东将门虎子成佳偶;
千里桂花飘香同庆塞北凤命千金结玉缘。
与雕花门楼正对的是垂花仪门,垂花仪门是座透雕垂花顶饰门楼,此门与间隔一c二进院的7米砖雕高墙一体,是张作霖迎接贵客时举行仪式的地方。
这天的垂花仪门,装饰一新,最显眼的是门上方的大红宫灯,与30根廊柱上的五彩宫灯相配,组成一幅众星捧月般的立体图画。
上午11点,炮竹点燃,当新郎新娘经过垂花仪门时,大红宫灯底座被缎带拉开,宫灯里面用彩纸做成的花瓣飘飘洒洒,正好落在一对新人身上。在场的人见此场景,都惊呆了,隔了数秒才掌声四起。
伴随着悠扬的乐曲,张汉卿和于凤至走到两幅超长贺联前停下来,转身面对来宾。
繁琐的仪式在阵阵掌声中进行着。细心的人们发现,张氏父子表情各异。张作霖一脸少有的喜色,比他就任督军和后来的东三省巡阅使时还开心;张汉卿却始终噘着嘴,按照主持人的吩咐做着机械的动作。在“拜天地”c“拜高堂”c“夫妻对拜”时,每一次弯身鞠躬开始都比于凤至慢半拍,每一次鞠躬起身又快半拍,弯度也比于凤至少那么十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