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却说荆川县地界的百姓造了反,这一闹腾就是二十五年。

    二十五年之后的一天。正是人间九月天气,在中原一带,暑气渐渐消散,百草开始结籽,变的枯黄。候鸟南飞,天空显得格外的空旷,却是秋高气爽,一年之中难得的好时节。

    在通往京城的官道上,由于连年的征战,荒草渐渐没住了官道,一望无尽延伸到天的尽头,两旁农田里尽是杂草丛生,显得无比的荒凉。这农田本是良田万顷,由于黄河泛滥,造成中原百姓流离失所,加上捻军出没,以至于无人耕种,逐渐荒废。

    有一队骑兵走在这官道上,总算是给这片荒凉的景色带来了一点生气。

    这是一支有百十来人的队伍,那些骑着高头大马披挂着盔甲的,个个意气风发,都是年纪轻轻。其实他们并不是普通的官兵,他们个个有爵位在身。

    不错,他们都是皇族后裔,跟当今皇上一个祖宗。

    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一位十七八岁的少年,他之所以走在最前面,是因为在队伍中他的爵位最低,只是个奉恩将军。清朝宗室爵位分为十二级,奉恩将军就是这最末的一级。再往后就是辅国将军,镇国将军,贝勒,到了最后,甚至还有两位亲王。

    按照皇族的礼节习惯,爵位高的应该走在最前面才对,可是此时不是平常的时候,由于要堤防捻军的埋伏,所以顾不得什么尊卑有序,那些爵位高的王公贵族排在了最后面,即使逃命,也方便了许多。

    少年名叫乌代,他骑着一匹黑色的骏马,和身上一副铁甲倒也十分相配。乌代心里很紧张,不敢有半点麻痹大意,鼻头上汗津津的,一双警戒的眼神注意着周围的树林草丛,一只手拉住缰绳,一只手紧握着宝剑,唯恐中了埋伏。其实他的担心是有点多余的,因为早有官兵替他们打了前头阵,开好了道路。尽管如此,少年心中还是有几分担心,因为如果中了埋伏,先死的恐怕就是自己。

    乌代和身后的众位爵爷同出清太祖皇帝一脉,祖上也曾有过亲王爵,只是按照大清国宗室爵位的降袭制度,每继承一次爵位,就会降一个等级。所以到了他阿玛这一代只剩个三等奉国将军,每年拿着少的可怜的爵位俸禄。而他也只是个小小的奉恩将军,再往下去,就没了爵位,就会成为闲散宗室。闲散宗室和普通百姓没有什么区别,是没有俸禄可以拿的,而且作为宗室是不能经商,不能务农,只能靠每个月四两赡养银子,连普通的百姓都不如。

    乌代祖上世代都在为先皇守陵,虽然不是什么好差事,但也算得上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只是这爵位一代比一代降了下来,俸禄也随之少了起来。好在这年代有军功可以博取,军功可以加官进爵。乌代和身后这群爵爷兵,大多是奔着能加官进爵,才来南征北战,参与剿灭捻军。

    按照乌代这个年纪的宗室,正是轻摇折扇,跨马涉猎,遍访花街柳巷,遨游京城的年纪。阿玛当初横下心来让乌代随军出征,可是上下使了不少银子,唯恐乌代被编往南方剿灭太平军。这北方的捻军是几十人几百人一伙,而南方的太平军则是动辄十万大军,对于朝廷官兵来说,可以说是九死一生。同样是剿匪,还是家门口安全,这是所有爵爷兵的想法。

    这群爵爷兵是自带军饷的,所以来去也很自如,不受兵部的节制,此次回京,一来是因为北方战事逐渐少了,战争到了尾声。最主要的原因是圣母皇太后___叶赫那拉氏,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慈禧太后,皇帝的亲娘三十岁大寿。他们之所以急着赶回去,是因为想借太后大寿,接受皇帝的封赏。

    众位爵爷兵马不停蹄往前赶路,想赶在太后大寿之前回去。前面有大军开道,这一路上,几乎没有碰到什么阻碍,连普通的老百姓都很少碰到,只有荒野连天,和时不时过路的官兵。

    突然,乌代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