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9)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孟珏闭着眼睛,没有回答。

    刘贺以为他已经睡着,却突然听到他说:“你若不想只做个普通的藩王,就准备好尽全力拼斗一场。有时间,不妨多琢磨琢磨皇帝为什么从年初就开始重用你和刘询,表面上像是让你们为他分忧,实际上却更像是历练、教导你们,再想想为什么皇帝把田千秋的事情单交给你和刘询办。”

    刘贺皱眉不语。孟珏翻了身,面朝墙壁睡去。

    刘贺的侍从在屋外禀道:“王上,宫里来人传话。陛下要见王上。”

    刘贺道:“知道了,外面候着。”

    “是。”

    刘贺叫:“小珏?”

    孟珏沉沉而睡,没有反应。

    刘贺出了屋子。

    孟珏听到关门的声音,坐了起来,默默思量了一会儿,叫道:“来人”。

    进来的却非一般歌伎,而是落玉坊的坊主,很恭敬地向孟珏行礼:“公子有何吩咐?”

    孟珏道:“帮我留意刘询的动静。”

    “是。”

    “再帮我查一下田千秋府上最近有什么异常,尤其是府中的仆役、丫鬟,越是出身贫贱的,有可能和江湖人有瓜葛的,越要仔细查。”

    “是。”

    孟珏慢步出了落玉坊。外面候着的小厮立即迎上来,孟珏道:“我一个人走走,不用马车。”

    孟珏安步当车,缓步而行。

    长街宁静,只闻自己的脚步声。

    走到一处分岔路口,他停了下来。

    向左走?向右走?还是向前走?

    刘贺赶进宫时,刘询已在。

    刘弗陵对刘贺说:“正在等你。你看谁比较适合接任丞相之位?”

    刘贺心中琢磨,不知道这个问题刘弗陵可问过刘询,刘询的答案又是什么。刘贺沉吟着未立即回答,却看刘弗陵眼内似闪过一丝笑意,听到他对刘询说:“你也想想。”

    刘贺心中暗嘲自己,赶紧专心思索,过了一会儿后说:“这个位置,并非谁合适做,谁就能做,而是霍光接受的底线在哪里。”

    刘询道:“王叔说得十分有理。霍光绝对不会允许这么重要的位置落入陛下信赖的人手中,但今非昔比,陛下早已不是未亲政前的陛下,也绝不会让这个位置落入田千秋这样的人手中,所以只能选个中间派的墙头草了。”

    刘弗陵点头,“这是霍光呈报的人选。”

    七喜将奏折递给刘贺和刘询传阅。

    两人看完后,都笑着摇头,“霍光这老儿倒是知情识趣。”奏折上罗列的五个人都是赤金级别的墙头草。

    刘弗陵叹道:“霍光智谋、能力、魄力兼备,最难得的是他身居高位,却一直不忘关心民生,体察民苦,朕几次削减赋税、减轻刑罚、打击豪族的改革,因为获益的只是普通百姓,受损的却是朝堂上的众多官员,所以遭到过激烈反对,可是却得到了霍光的全力支持。若没有他的支持,朕不可能成功。若有圣君驾驭,他肯定是治世栋梁、国之瑰宝,可惜朕登基时太年幼,未能制衡住他,让他一步步走到了今日。”

    刘弗陵语重心长地对刘询和刘贺说:“过于信赖良臣,让他的势力独大,野心膨胀,和疑心过重,使良臣心寒,甚至逼反良臣,是一样的罪过,都非明君所为。再神骏、忠心的马,都记得要用缰绳让它听话,用马鞍让自己舒服,这样才能跋涉远途,驰骋千里。”

    刘贺和刘询默默沉思。

    刘弗陵吩咐:“你们将各自中意的人写给朕。”

    刘贺和刘询忙提笔写好,交给七喜,七喜呈给刘弗陵。

    刘弗陵看了一眼,两人竟都是“杨敞”,他将竹片递给于安,于安掌间用力,竹片立成碎末。

    刘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