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皇上可没那心思,那话是说给徐元庆听的。他现在也明白了当皇帝的难处,皇上不可能事事光明正大,有时,不得不用一些小人伎俩,今日就是如此。

    “雍妃,你让延智多吃些,长身体的时候可不能耽误了。朕要与舅舅把酒言欢了。”皇上的笑是那么地端庄,与他对心沫的疼爱的笑,对相宜长公主倚赖的笑,对曾经平阳皇太后敬仰的笑,都不同,那是发自肺腑的,自然而然的。

    而对这位舅舅兼岳父兼户部尚书,他的笑也只有装,描画出的装,虽装地稚嫩,比不过官场老将,但也显示出皇上的愚见成熟。

    如徐元庆所想,这不是简单的家宴,是皇上有求于他,他就细心品着菜肴,等着皇上求他什么事。

    皇上开口了:“舅舅,朕此段日子,每每看到延智,就想到朕颁布的新制度降级接替制,没有向舅舅询问探讨,就想大显身手地实行。现在细想,朕是操之过急了,如今还是需舅舅的帮助呢。”

    徐元庆轻放下筷子,向皇上做拱手姿势,说道:“皇上的新制度,臣以为无可挑剔,收归土地和税收,继续进行下去很好。臣敬佩,皇上的想法超乎臣的想象,九泉之下的先帝完全可以放心将江上交给皇上。”

    可他心里的另一番打算是:小子,你急了吧没事不找我,有事就来求我。

    皇上不是求他,是在暂时拉拢他,可他想不破这一层,还在自己的幻想中。

    “舅舅,朕的新制度是听来好听,但实施起来是漏洞百出,这方显朕的幼稚。特别是朕看到延智,想到如果依照降级接替制,延智这一皇脉经历五代后,也将是平民,朕心里就不舍啊。”皇上不说琐事,捡重点说。

    徐元庆和雍妃也就心急,但心急归心急,总不能现在要求皇上封延智为太子吧

    雍妃心细,但听不出皇上此话的用意,而徐元庆纵横官场多年,一听就知,皇上话里有话:延智的命运与我这个外公有关呢。

    徐元庆以退为进:“皇上,既然颁布了新制度,那皇族就须按照新制度,否则,皇上会招致朝令夕改或是里外不一的说辞。所以,臣以为,延智也应遵照降级接替制。”

    雍妃不乐意了,但此时,她是妇人,且听皇上和徐尚书怎么说。

    皇上看了一眼那个正在大吃大喝的大皇子延智,勉强挤出笑容,说道:“舅舅,谁都有私心,朕是九五之尊,也不例外。延智是朕的长子,朕怎舍得让他的后代成为平民朕明日就下旨,封大皇子延智为琪王。”

    徐元庆如获嘉奖,走出座席,来到屋中央,拱手说:“皇上在十二岁时才获得先帝封王,十六岁才封为太子,而今延智才八岁,就封为琪王,这,这让延智承受得起吗”

    雍妃也牵着延智,走到正中央,与徐元庆一起,正面对着皇上。

    皇上既然说了,那就是板上钉钉,接下来,就是场面话了:“朕的大皇子,如何担当不起明日宣旨,延智封为琪王。另外暂不修建琪王府。”

    后面这句话有深意:不修建琪王府,那是要住东宫吧那就是太子了。

    徐元庆和雍妃妇女两一起向皇上下跪,俯首,叩头:“臣,臣妾替延智谢皇上的恩赐。”

    “舅舅,雍妃都快请起,”皇上继续暗中明示他的用意:“舅舅何须在这家宴上再三向朕行大礼舅舅,延智前途无量,怕遇风浪,但他有朕这个父亲,有舅舅这位外公为他抵御风浪,何愁他的将来何愁他这一脉”

    徐元庆起身拱手:“皇上高看臣了,臣怎么还有能力为延智抵御风浪,他的将来,还须皇上为他。”

    “舅舅这话欠妥,人这一辈子,还不是为了子孙着想为子孙着想也是为自己啊,舅舅可知羊羔跪乳,乌鸦反哺一说”皇上说的很明显了,意思就是:你老头子要想你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