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元2世纪末的华夏大地上,汉室宗亲无疑是最好的招牌。然而刘氏子孙人才济济,英雄辈出,何以最终只有刘备能够一站到底,成就霸业?
公元14世纪末的成都,武侯祠香火不绝,比邻而居的昭烈庙前却是门前冷落车马稀。朱元璋第十子蜀王朱椿身为皇室成员看不过眼,将武侯祠与昭烈庙合并,搞起了捆绑销售,看来《三国演义》流行之前人们对刘备的感情属实一般。
那么问题来了,罗贯中一生著作等身,笔下英雄豪杰无数,何以对刘备集团情有独钟,写得最是感同身受,情真意切?
本期以刘备为主角,以他的广大亲属为配角,为您讲述汉末三国首席家族——汉室宗亲!
最强大脑公元1367年,由于“再世萧何”李善长和“再世诸葛”刘伯温的辅佐,朱元璋击败割据江浙的吴王张士诚。不久朱元璋称帝,收复燕云十六州c将大元朝廷赶回大漠,成就不世之奇功的朱元璋团队充斥了最强大脑中国战队。而江浙人民由于对张士诚的支持和怀念,遭到了大明集团长达三百年的歧视和报复,赋税高出其他地区数倍。
我国最早的畅销书作家罗贯中和施耐庵愤恨难平。
一来他们两位曾经是张士诚的幕僚,直到公元1363年才因为看不惯其后期的腐化堕落c不思进取负气出走。可在朱元璋的统治下,他们的政治前途再无一丝希望。
二来,这两位老牌谋士就生活在江浙,不仅仕途无望,做老百姓还成了二等公民。
罗贯中年富力强,他的老师施耐庵虽垂垂老矣但想当年与刘伯温是同榜进士,眼看着刘伯温成为智慧的化身c帝国最强大脑,不服气的两大才子干起了老本行,将一生见识的血与火,光与暗融入了历史小说,这才有了中国最早的畅销小说家,明代最伟大的作家。
作家的创作离不开自己的经历,罗贯中与张士诚的关系相对较好,于是把前期的张士诚融入刘备这一角色,后期的张士诚则写成了刘禅。施耐庵一开始就不太瞧得上张士诚,曾经拒绝过老张的聘请,只是因为与他的部将友善才间接为他出力,于是在施耐庵这里,张士诚也就被融入了宋江。
张士诚早年仗义疏财有求必应(这像不像宋江?),靠兄弟张士德c张士信c张士义起家,在最能征善战的弟弟张士德被俘获杀害后开始走下坡路,在安于享乐中走向衰败,但依然爱民如子以至苏州人民直到今天还在纪念他。(这像不像刘备父子?)由于有关罗贯中和施耐庵的史料匮乏,没有确凿证据,以上仅为笔者猜想,信有信无,随君所好。
只是《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实在太像张士诚而不像刘备。笔者既然是说史,必须卸去老罗的化妆以及很可能存在的张士诚面具,还蜀汉的昭烈帝以天下枭雄的素颜。
极限挑战割据一方,有志于极限挑战的汉室宗亲着实不少,本文将按照他们败亡的时间顺序予以介绍:
兖州刺史刘岱,刘邦庶长子齐王刘肥之后,其皇室血统比刘备还疏远,但他非常幸运地有一个做三公的亲伯父,因而官至侍中,兖州刺史。刘岱是讨伐董卓时仅有的三个州级大诸侯之一,但奇怪的是兖州下辖八个郡,其中竟有三个郡的太守是参加反董联军的(陈留太守张邈c东郡太守桥瑁c济北相鲍信),仔细看这份反董联军的名单才能看出刘岱的无力和无奈,所以他与袁绍c公孙瓒都采取和亲政策。当时处于弱势的袁绍对刘岱托妻献子,把家属都安置在他那里,关系按说应该很铁。在袁绍公孙瓒交战时,刘岱虽然犹豫了几天但还是顶住了强势的公孙瓒的压力,坚决不驱逐袁绍家属。可袁绍对刘岱却是太不够意思,东郡太守明明是兖州的中层干部,刘岱与不听招呼的东郡太守桥瑁大战一场才换上了自己的亲信,亲信战死后这一职位却由袁绍推荐发小儿曹操接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