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这个东西,好多人说它是唯心主义,但我有我的看法,看法有可能对,也有可能不对,如果不对,您就批评指正吧。
要说成就某个大事,就得有成就某个大事的条件,如果成就这个大事的九十九个条件都具备了,而只差一个条件不具备,那么您这个大事还是成就不了。
能做成某个大事的这一百个条件都是什么呢?就拿做买卖来说吧,您必须得有资金(但也有身无分文也作成了大买卖的,那另当别论。)但有了资金,这买卖就注定能做成吗?也未必,为什么?那就看您有没有勤勤恳恳的敬业精神,以上的条件都具备了,如果遇到的天时不对,您想做的事,还是不能成功。
人说现在的买卖不好做了,挣不着钱了,我说,过一万年以后还有挣大钱的,没有不挣钱的买卖,只有不挣钱的人。做买卖没有千篇一律的模式,但做买卖的模式又是千篇一律的,只要是挣钱的买卖,必须符合挣钱买卖的规律,人说到哪山砍哪柴,到什么时候说什么话,说得是人要学会适应环境,适应环境的生存了下来,不适应的被淘汰掉了。
把事业做成功了的人,肯定符合了事业成功的条件,这些条件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有了先天的因素,没有后天的条件,事业干不成,有了后天的条件,而不具备先天的因素,事业还是干不成,先天的因素自己左右不了,而后天的条件自己还左右不了,但是究竟自己具备不具备先天的因素,还是遇到没遇到后天的条件,你自己怎么能够知道呢?只有自己干了,才能知道,你去认认真真的干了这个事情,但是最后没干成,只能说你命中没有了。你没有具备这个事情成功的因素。
你说我这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主呢?
刘元允在买卖场中,人称他为刘掌柜,在官场上,人称他为刘相公,在乡间,还有个雅号,叫刘二先生,刘二先生分家这年,是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刘二先生家的老二,也就是下面书中的主人公,刘家二爷,这年已经有五十岁了,乡间的人管他父亲叫刘二先生,人们背后都称他为小刘二先生,小刘二先生膝下有二子一女,二个儿子老大厚诚、老实、从小念书刻苦,努力,但是秀才这道门坎总是久考不过,到了光绪二十八年又考了一次,有小道消息传下来说:如果能缴上一百两银子,这秀才就是您的了。一百两银子得卖十五亩地,可此时的刘二先生已分了家,小刘二先生家八十亩地少了十五亩,就少了一大块,小刘二先生想:“我爹拼搏了一辈子,也没跳过秀才这道坎儿,也没吃上仕途这碗饭,难道他孙子就能越过‘秀才’这道坎儿,吃上仕途这碗饭吗?”
小刘二先生不愿意卖十五亩地,而让他儿子得到秀才这个头衔,而他的儿子听说要卖十五亩地,才能得到秀才这个头衔,极力反对,他的理由是,能考上则考上,考不上也不能走后门花银子,如果这“秀才”是花银子买来的,让人知道了,还不把人羞死。小刘二先生家的老大不同意这么做,小刘二先生又怕花钱,两下里夹攻这么一凑合,小刘二先生家老大秀才这个事儿也就搁车了。
小刘二先生的三个孩子都已成家,大儿子同治十三年生人(1874年),已经二十九岁了,这就是我的姥爷,娶妻离临河五里的“花园”孙家姑娘,二儿子二十五岁,娶妻南山陈家窑子陈家姑娘,女儿婚配给永宁瞿家为妻。本来已是人齐家齐,可惜在分家的第三年,光绪三十年(1904年)小刘二先生的大儿媳“孙氏”因难产而亡故,撇下一个三岁小女无人照看,孤苦伶仃,这个婶婶给口糊糊,那个婶婶给口饭养活着,老大媳妇死了已过三年,老大这年已经三十四岁,正值壮年,家里又不是吃不上,喝不上,怎么着也得续一房。
刘二先生家,原本是三二十里内有名的主儿,他孙子续一房媳妇应该是手到擒来的事,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