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男儿当杀人,杀人不留情。

    千秋不朽业,尽在杀人中。

    昔有豪男儿,义气重然诺。

    睚眦即杀人,身比鸿毛轻。

    又有雄与霸,杀人乱如麻,

    驰骋走天下,只将刀qiāng夸。

    今yù觅此类,徒然捞月影。”

    赵又廷的身子与剑已化为一体,剑芒如飞虹,似金箭,比寒星更急。

    金芒闪烁,如流星追月,身形也随之急转而动。

    全场人的目光都跟跟着他剑锋摆动,眼睛都忘了眨。

    “君不见,竖儒蜂起壮士死,神州从此夸仁义。

    一朝虏夷乱中原,士子逐奔懦民泣。

    我yù学古风,重振雄豪气。

    名声同粪土,不屑仁者讥。

    身佩削铁剑,一怒即杀人。

    三步杀一人,心停手不停。

    血流万里浪,尸枕千寻山。

    壮士征战罢,倦枕敌尸眠。

    梦中犹杀人,笑靥映素辉。”

    赵又廷的诗跟他的剑一样锋芒毕露,暴戾而决绝,听的人心惊ròu跳,无不随之动容。

    天地仿佛都静止,只剩下赵又廷舞剑的身姿。

    风声也已经停止,只剩下剑锋之声与他口中的诗句。

    “女儿莫相问,男儿凶何甚?

    古来仁德专害人,道义从来无一真。

    狮虎猎物获威名,可怜麋鹿有谁怜?

    世间从来强食弱,纵使有理也枉然。

    生若为男即杀人,不教男躯裹女心。

    男儿从来不恤身,纵死敌手笑相承。

    仇场战场一百处,处处愿与野草青。

    杀一是为罪,屠万是为雄。

    屠得九百万,即为雄中雄。

    宁教万人切齿恨,不教无有骂我人。

    放眼世界五千年,何处英雄不杀人!”

    赵又廷的诗念完了,现场已经静若灵堂,“嗖”的一声,赵又廷的剑回到了鞘中,收剑之声将目瞪口呆的人群惊醒,压抑了半天,每个人的后背都出了一身冷汗,全都大口大口的呼气起来。

    裁判颤声道:“你这究竟想……想表达什么意思?”

    赵又廷断然道:“我的意思很简单,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对那些财狼之辈就只能用一个字回应,那就是杀!杀他个片甲不留,鬼哭狼嚎,肝胆俱裂,不敢仰视!”

    全场又是为之一震。

    赵又廷道:“别人提刀来杀人,都已经杀到家门口了,还有什么好谈的!当初金人挟灭辽余威,以区区数万兵马进犯大宋,徽钦二帝将自己的女儿,胞妹送到金人帐中,供金人****乞和,结果得到了什么!

    靖康之耻,那两个昏君被金人掳往关外,那是他们咎由自取,可怜开封数十万百姓跟着他们遭受了灭顶之灾,数万少女被押往关外燕山,沦为娼奴,亡国之恨,切肤之痛,犹在心头,如今大明兵强马壮,不过暂时稍有挫折而已,居然就有人吓破了胆,又提议和乞降的丢人事,你们说,这样的人,还配做大明子民吗!”

    靖康之耻,是所有汉人心中的痛,赵又廷引用靖康耻作喻,唤起了所有人的热血,仇恨,在场之人无不热血沸腾,群情激昂,纷纷振臂高呼:“不配!不配!”

    江面上,停泊着一艘乌蓬小舟,小舟上,一个健硕的身影笔直的立在船头,那人年约三十,一张脸冷峻的出奇,浑身散发着一股武人特有的气势,他此刻正注视着场中的赵又廷,落寞的眼神中,透出一丝赞许,最后却以一声叹息收尾。

    在众人的眼中,此刻的马文芳跟卖国奴已无二致,便便卡毫不留情的朝龙门学院的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