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是广东省(今属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县人。1890年2月12日,出生在一个亦耕亦读的家庭。父亲名谦受又名金益,系清末秀才,在乡间设私塾,教书多年。

    大哥陈维周,早年在防城东兴做过星相业,笃信yīn阳之道,对陈济棠的影响极大。陈济棠六岁开始入私塾读书,八岁丧母。他xìng孝,待人接物总显示出一片忠诚,故颇受人称颂。十六岁时应乡试,榜列第三。因感于国家外侮频仍,清室行政腐败不堪,他无心再求仕进,蓄志从戎,曾先在县城习警政,后于1907年入广东陆军小学。次年春,他由陆小教官邓铿介绍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他转入陆军速成学校步兵科。

    陈济棠在陆军小学时,成绩较差,特别是正步老走不好,每逢校阅,他都被留在室内搞卫生。陆小毕业时,他是最末一名。在毕业祝酒时,各同学都向名列榜首的梁安邦祝酒,说梁前途远大。梁喝得醉昏昏,听得乐滋滋,便忘乎所以地说:“大家都有办法,除了陈伯南以外。”当时有位同学说:“不要小看陈济棠,他可能比别人走得更远”。梁一听气愤地说:“伯南如能出人头地,我给他捧靴。

    ”说得陈济棠面红耳赤,默不作声。后来,陈济棠掌握了广东军政大权,梁为谋取职务,只得来找陈济棠说:“伯南!伯南!我给你捧靴来了。”陈济棠说:“老同学何必开玩笑,现有一个jiāo通团团长缺,未知你肯屈就吗?”梁喜出望外,但一直当了八年jiāo通团长未升迁过。

    1913年,陈济棠在广东陆军速成学校步兵科毕业后,在广东地方部队任排长,不久升任连长。1915年,他参加讨袁(世凯)倒龙(济光)战争。失败后,辗转到肇庆投护国军的林虎部。1917年,他奉命率部驻防阳江剿匪。乱平后,他率先以兵工作修桥建设,因而积功升任营长。1920年粤桂战争中,他脱离了林虎部。11月,粤军参谋长邓铿组建粤军第一师,他应邀在该师任第四团(团长陈铭枢)第一营营长。1922年6月,陈炯明策动反对孙中山,并要挟广东所有部队参加他的反叛行动。团长陈铭枢因参与反对孙中山感到内心惭愧,不久离职去南京,第四团暂时由陈济棠统领,回驻肇庆。年底,孙中山联络滇军杨希闵、桂军刘震寰入粤讨伐陈炯明,陈济棠表示支持孙中山。此时,奉陈炯明之命去梧州指挥打滇桂军的叶举,路过肇庆,逼第一师将领饮鸡血酒发誓表明同心打滇桂军。在李济深的布置下,陈济棠与邓演达、张发奎发起兵变,配合滇桂军合力进攻,击败了陈炯明的叛军,重新占领了广州。1923年1月,陈济棠升任第一师第二旅旅长,率部随师长李济深移驻江门整训。

    4月,桂军沈鸿英部进攻广州,第一师奉命讨伐,溯西江追击。陈济棠指挥第二旅配合张发奎、邓演达部攻破肇庆城,并乘胜占领了西江。7月,两广革命势力在梧州会师,成立西江督办公署,李济深任督办,陈济棠兼任督办公署参谋长。此后,他奉李济深之命与徐景唐等曾三次率部入广西,协助李宗仁、黄绍、白崇禧收拾桂局,助其解决了沈鸿英、陆荣廷势力,统一了广西,并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1925年7月,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粤军第一师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李济深任军长,陈济棠升任第十一师师长。该年秋冬间,陈率部参加第二次东征和南征战役,一直打到海南岛。

    北伐时,陈济棠率部驻防高、雷、钦、廉地区,兼任钦廉警备司令,从事南路的绥靖工作。他对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内心抵触,在他驻北海期间,压制工人、农民运动,排斥进步青年,又使其胞兄陈维周承办各项捐务,牟取暴利,引起各方不满。陈看到这种于己不利的形势,便与他的亲信师参谋长李扬敬、师政治部主任林翼中密商,决定出国考察,借以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