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杨侑的临时寝宫内,杨侑和杜如晦c杜伏威坐在椅子上,小桂子正在冲调着茶水,温热的茶水散发出香味,让人忍不住抽抽鼻子。&87;&119;&119;&46;&80;&105;&110;&119;&101;&110;&98;&97;&46;&67;&111;&109;&32;&21697;&32;&25991;&32;&21543;小桂子忙碌了一炷香功夫后,茶水调好,他端着托盘上来,将几个陶瓷杯子放在众人跟前,然后一一为众人添满茶水。

    杨侑端起茶水喝了一口,精神略振,他笑道:“杜爱卿,这是特制茶水,专门为醒酒而制,你尝一尝,味道可好?”

    杨侑轻松的表情让杜伏威放下了心,他端起茶水喝了一口,细细品了半响,道:“好茶。”

    “当然是好茶。”杨侑一笑,放下茶杯,十分认真的道:“杜爱卿,朕以前给你说过,你为何还要如此?”

    杜伏威自然知道杨侑问的是什么,略略犹豫之后,道:“陛下,当年罪臣所做的那些事,很对不起大隋,宇文化及狗贼弑君,罪臣身在历阳,却无能为力,是臣的不是。”

    杨侑在他说话的时候,仔细观察着他,他看出了杜伏威是在真心话。杜伏威毕竟是大隋的子民,有着很深的感情,杜伏威造反,一方面是活不下去,另一方面,是希望推翻当时的,他的目的不是推翻大隋,而是希望能换一个皇帝,让百姓安居乐业。

    杨侑能猜到一些杜伏威的心思,他想了一想,道:“杜爱卿,此事并不怪你,而且天下大乱,祖父的确要负责。”

    “爱卿能重新回到大隋,是朕的荣幸。爱卿有功于社稷,如果朕就这样将你送回成都,旁人怎么想朕?他们一定会觉得朕不讲理,以后谁还会投靠朕?”杨侑说着,扣出了一个大帽子,他的目的很明显,就是希望杜伏威能够打消这个念头。

    杜伏威听了,有些犹豫不决。

    这时,杜如晦笑道:“杜将军,你在江淮军中,德高望重,只有你在,才能镇住军中的那些个悍将,若是走了,恐怕江淮军中,有人会不服啊。”

    杜伏威一愣,道:“谁敢不服?”

    杨侑没有说话,杜如晦却笑了,道:“杜将军,你敢说江淮军就是铁板一块,牢不可破?里面,就没有什么矛盾?”

    杜伏威一愣,江淮军的情况,他比谁都清楚,表面上,江淮军的确是以杜伏威为尊,但辅公祏的地位也不低。这其中的关键在于,辅公祏不仅是江淮军的智囊,还与杜伏威关系密切。

    辅公祏与杜伏威的父亲是当年同在运河上出卖苦力的劳工,当年关系非常好。那时候,杜伏威要喊辅公祏为叔叔。

    后来,因为得罪了人,杜伏威之父为了救辅公祏而死。因为这件事,辅公祏对杜伏威心生愧疚,因此对杜伏威非常好。那时候,他们过着有一顿没一顿的生活,关系自然非常密切,可以说,两人像父子,又像兄弟。

    这种关系一直维持到他们从山东南下,在历阳扎下了根之后。在历阳,他们逐渐稳定下来,根基牢固,大隋政府几次派兵围剿,反而损兵折将,陈陵数次败在杜伏威的手上。

    这人嘛,可以共患难,却不可以共富贵。随着江淮军的势力壮大,两人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矛盾。这种矛盾体现在对权利的追求上。

    一山不容二虎,一个国家也容不下两个领导者。同样的,江淮军也容不下两个最高领导者。

    杜伏威首先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逐步将军权抓在手中,而让多智的辅公祏处理政事,这样,各负其责,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长处,这是皆大欢喜的事情。

    这在杜伏威看来是合理的事情,可是辅公祏呢?

    杜伏威想了半响,自从辅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