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
张景祁原名祖钺,字孝威,号蘩甫,一号韵梅,别号新蘅主人。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同治十三年进士,官福建连江知县。晚岁由福建渡台湾,宦游淡水、基隆等地。
着有《新蘅词》九卷,外集一卷。
【注释】
①琼箫:乐器。
②玉骢:马的美称。
③篆香:指盘香或香的烟缕。
④红桥:与上句“青溪”相对映。
【评解】
此词对景抒情,委婉含蓄。上片写雨眷柳条,江南草绿,十年旧约,玉骢何处?令人梦魂萦绕。下片写酒醒今宵,月上画屏,如潮心事,波翻浪回。“青溪水,流得到红桥。”含蓄蕴藉,情味隽永。全词抒情细腻,景物美,意境亦美。
【集评】
谭献《箧中词续》:高寻欧、晏,参异己之长。
叶衍兰《新蘅词序》:《新蘅词》选调必精,辞必炼,有石帚之清峭而不偏于劲,有梅溪之幽隽而不失之疏,有梦窗之绵丽而不病其,有玉田之婉约而不流于滑,寻声于清浊高下之别,审音于舌腭唇齿之分,剖析微茫,力追正始。
谭 献
临江仙 和子珍
芭蕉不展丁香结,匆匆过了春三①。罗衣花下倚娇憨。玉人吹笛,眼底是江南。
最是酒阑人散后,疏风拂面微酣。树犹如此我何堪②?离亭杨柳,凉月照毵毵③。
【作者简介】
谭献原名廷献,字涤生,更字复堂,号仲修。浙江仁和(杭州市)人。同治六年(1867)举人。官安徽,历知歙县、全椒、合肥、宿松诸县。于词学致力颇深,曾选清人词为《箧中词》六卷,续三卷。着有《复堂调》三卷。
【注释】
①春三:春季的第三个月。
②“树犹”句:《世说新语》载桓温北征,见旧日所栽柳已十围,慨叹:“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③毵毵:枝条细长貌。
【评解】
春去匆匆,笛声悠悠,已觉幽情难遣;何况酒阑人散,柳风拂面,离亭凉月,此景何堪!词人既伤春归,复怨别离,更感叹年华流逝,惆怅之情,遂不能已于词。
【集评】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语极清隽,琅琅可讽,“玉人吹笛”二语,尤为警绝。
蝶恋花
庭院深深人悄悄,埋怨鹦哥,错报韦郎①到。压鬓钗梁金凤②小,低头只是闲烦恼。
花发江南年正少,红袖高楼,争抵还乡好?遮断行人西去道,轻躯愿化车前草。
【注释】
①韦郎:古代女子对男子的爱称。
②金凤:古代fù女的头饰。
【评解】
这是一首春闺思远词。上片从景到人。深院寂静,埋怨鹦鹉,错报郎归,引起烦恼。
下片着意抒情。红袖高楼,不如还乡好。“轻躯愿化车前草”,表现了真挚的怀人之情。
全词委婉细腻,清新雅丽。
【集评】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庭院深深”阕,上半传神绝妙,下半沉痛已极,所谓“情到海枯石烂时”也。
叶恭绰《广箧中词》:正中、六一之遗。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复堂词品骨甚高,源委悉达,其胸中、眼中,下笔时匪独不屑为陈、朱,尽有不甘为梦窗、玉田处,所传虽不多,自是高境。……仲修小词绝精,长调稍逊,盖于碧山深处,尚少一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