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到酴①送晚凉,荇②风轻约薄罗裳。曲阑凭遍思偏长 自是幽情慵③卷幌④,不关春色恼人肠。误他双燕未归梁。
【作者简介】
叶小鸾字琼章,明代吴江(今江苏吴江)人。工诗词,多佳句,能模山水,写落花,皆有韵致。十七岁许昆山张立平为妻,未嫁而卒。着作有《疏香阁词》。
【注释】
①酴:一种初夏开花的观赏植物。
②荇:荇菜。《诗经关睢》:“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③慵:懒散。
④幌:布幔。此指窗帘。
【评解】
初夏傍晚,酴飘香,荇风轻约,词人曲阑凭遍,情思悠长,以至忘了卷帘,耽搁了双燕归梁。全词着墨纤细,抒怀曲婉,表现出女词人体物的精微和咏物的巧思。
王夫之
清平乐 咏雨
归禽响暝①,隔断南枝径。不管垂杨珠泪迸,滴碎荷声千顷。 随波赚杀②鱼儿。
浮萍乍满清池。谁信碧云深处,夕阳仍在天涯。
【作者简介】
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明崇祯十五年举人。明亡,应南明桂王之召,授行人。后隐居衡山石船山,杜门不出,学者称船山先生。生平着作甚多。有《船山遗书》三百二十四卷。
【注释】
①暝:指空蒙灰暗的天色。
②赚杀:赚煞。意谓逗煞。言雨滴水面,鱼儿疑为投食,遂被赚接喋。
【评解】
此词题为咏雨,而通篇均由景物从旁烘托,不露雨水两字,而又处处见出雨水,是其高妙处。归禽响暝,有山雨yù来之势;垂杨泪迸,荷声千顷,正见风狂雨骤;鱼儿逐波,浮萍满池,写尽池水渐长之势。末两句故设一问,亦对雨常情,颇具雅趣。全词清丽雅洁,意境极美。
更漏子 本意
斜月横,疏星炯①,不道秋宵真永②。声缓缓,滴泠泠③,双眸未易扃④。 霜叶坠,幽虫絮,薄酒何曾得醉!天下事,少年心,分明点点深。
【注释】
①炯:明亮。
②永:漫长。
③滴泠泠:指漏壶滴水之声。
④扃:门上钮环,喻闭门,引申为闭眼。
【评解】
作者借“更漏”以抒情怀。词中写长夜不能入睡,为更漏声所恼。眼看着“斜月横,疏星炯”,感到“秋宵真永”。辗转反侧之状,溢于言表。末三句感怀家国身世,更觉情意深挚,含蕴不尽。
【集评】
《清词菁华》:夫之词语深辞隐,故国之思,贯串始终。《更漏子》“天下事,少年心,分明点点深”。语愈隐而意愈显。
陈继儒
浣溪沙 初夏夜饮归
桐树花香月半明,棹①歌归去蟪蛄②鸣。曲曲柳湾茅屋矮,挂鱼罾②。 笑指吾庐何处是?一池荷叶小桥横。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
【作者简介】
陈继儒,字仲醇,号眉公,明代华亭(今上海松江县)人。绝意仕途,隐居昆山,专心着述。工诗善文,短翰小词,极有风致。又善书画。着作有《眉公全集》、《晚香堂小品》等。《明史》有传。
【注释】
①棹:船桨,此指船。
②蟪姑:蝉科昆虫,初夏鸣。
③鱼罾:鱼网。
【评解】
这是一首记游小词。初夏之夜,月色溶溶,桐花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