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麦尘:指淡黄色。
②鸳鸯浦:地名。昔人诗:“桃花浪暖鸳鸯浦,柳絮风轻燕子岩。”
③狂客无肠:即断肠之意。
④绮罗云散:指歌妓舞女们已散去。
【评解】
这首送春词,上片写西湖泛舟。新雨初晴,西湖水涨。兰舟载酒,宾朋宴饮,莺娇燕婉。下片送春抒怀。山容水态依然,而绮罗云散。游兴全懒,春色正阑。全词风流婉丽,有南宋词人风格。
刘燕哥
太常引 钱齐参议归山东
故人送我出阳关①,无计锁雕鞍②。今古别离难。
兀谁画娥眉远山。 一尊别酒,一声杜宇,寂寞又春残。明月小楼间,第一夜相思泪弹。
【作者简介】
刘燕哥,当时着名歌妓。生平事迹不详。
【注释】
①阳关:泛指送别之地。
②锁雕鞍:意谓留住。
【评解】
这首送别小词,表现了作者无限惜别之情。上片写别离之难。无计留君住,只得送君去。临别依依,眷恋之情,溢于言外。下片设想别后的刻骨相思。小楼明月,寂寞春残,夜弹相思泪。情思缠绵,不忍离别。全词宛转柔媚,情韵无限。
意境幽美,语言自然。
【集评】
张思岩《词林纪事》引《青泥莲花记》:刘燕哥善歌舞。齐参议还山东,刘赋《太常引》以饯,至今脍炙人口。
陈凤仪
一络索
蜀江春色浓如雾,拥双旌①归去。海棠也似别君难,一点点啼红雨。 此去马蹄何处,向沙堤新路。
禁林②赐宴赏花时,还忆着西楼否。
【作者简介】
陈凤仪,成都乐妓。生平事迹不详。
【注释】
①旌:旗的通称。
②禁林:翰林院的别称。
【评解】
这首送别词,宛转含蓄,情意绵长。上片写送别时的情景。蜀江春浓,双旌归去。
作者不言自己留恋难舍,而说海棠也似别君难,点点啼红雨。衬托作者惜别之情更深。
下片叮咛别后且勿相忘。“禁林赐宴赏花时,还忆着西楼否”,情深意挚,尽在不言中。
【集评】
《古今词话》:陈凤仪有送别《一络索》词。刘燕哥有饯行《太常引》词。皆传唱一时。
无名女子
玉蝴蝶
为甚夜来添病,强临宝镜,憔悴娇慵。一任钗横鬓乱,永日熏风①。恼脂消榴红径里,羞玉减蝶粉丛中。思悠悠,垂帘独坐,传遍熏笼②。 朦胧。玉人不见,罗裁囊寄,锦写笺封。约在春归,夏来依旧各西东。粉墙花影来疑是,罗帐雨梦断成空。最难忘,屏边瞥见,野外相逢。
【注释】
①熏风:南风。
②熏笼:作熏香及烘干之用。唐白居易《后宫词》:“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
【评解】
此词写春闺怀人。上片言闺中无聊,强临宝镜。憔悴娇慵,懒于梳妆。垂帘独坐,倚遍熏笼。下片写怀人之情。玉人不见,锦书频寄,约在春归,今已入夏,不见归来。
粉墙花影,罗帐梦断,添人愁思。“最难忘”三句,写出了作者的一片深情与相思之苦。
全词抒情宛转柔媚,构思精巧细腻。
【集评】
徐《词话丛谈》:武林卓珂月云,此词当时甚为马东篱、张小山诸君所服。
刘 基
浣溪沙
语燕鸣鸠白昼长。黄蜂紫蝶草花香。沧江①依旧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