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首词描绘春景,抒写离情。上片写惜别。春江水满,离愁千万。弱柳系船,留君不住。因而闻橹声更增添离愁。下片设想别后情景。回望送别之处,惟见乱山重叠,故人安在!
全词抒写离愁别绪,细腻委婉,工巧别致。
【集评】
薛砺若《宋词通论》:幽畅婉曲,颇得辛词风趣。
俞国宝风入松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花边。玉骢①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炉前。红杏香中萧鼓,绿杨影里秋千。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髻云②偏。画船载取春归去,余情付湖水湖烟。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③。
【作者简介】
俞国宝,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孝宗淳熙年间为太学生。有《醒庵遗珠集》。
他的词虽不多见,却写得旖旎多姿,极有情致。深受读者喜爱。
【注释】
①玉骢:白马。
②髻云:象乌云般的发髻。
③花钿:以金翠珠宝等制成花朵形的首饰。
【评解】
此词记述西湖盛景。上片写游湖的兴致与西湖美景。西湖路上,车马纷繁。“红杏香中”,笙歌处处。点染了绿杨红杏,歌舞连绵的西湖风光。下片写湖上天气晴和,春光明媚。
暖风十里,游人如织。钗光鬓影,花压鬓云。结句“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
运思新巧,情韵无限。通篇旖旎和婉,风雅秀丽。
【集评】
周密《武林旧事》:淳熙间,德寿三殿游幸湖山。一日御舟经断桥旁,有小酒肆颇雅。舟中饰素屏书《风入松》一词于上,光尧驻目称赏久之,宣问:“何人所作?”乃太学生俞国宝醉笔也。上笑曰:“此词甚好,但末句‘明日重携残酒’未免儒酸。”因为改定云“明日重扶残醉”,则迥不同矣,即日命解褐云。
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起处自然馨逸。
况周颐《蕙风词话》:流美。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金勒马嘶芳草地,玉楼人醉杏花天”,有此香艳,无此情致。结二句余波绮丽,可谓“回头一笑百媚生”。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记湖上之盛况。起言游湖之豪兴,次言车马之纷繁。
“红杏”两句,写湖上之美景及歌舞行乐之实情。换头,仍承上,写游人之钗光鬓影,绵延十里之长。“画船”两句,写日暮人归之情景。“明日”两句结束,饶有余韵。
曾 觌
阮郎归
柳yīn庭院占风光。呢喃①春昼长。碧波新涨小池塘,双双蹴水②忙。 萍散漫,絮飘扬。轻盈体态狂。
为怜流去落红香,衔将归画梁。
【作者简介】
曾觌字纯甫,号海野老农,汴(河南开封)人。绍兴中,为建王内知客。孝宗受禅,以潜邸旧人,除权知阁门事,后又加少保。着有《海野词》。
【注释】
①呢喃:燕语。
②蹴水:点水,踏水,掠水。
【评解】
这首咏燕词,是作者在宫中侍宴时所作。上片写呢喃双燕蹴水,小池碧波新涨。柳yīn庭院,占尽风光。下片写往来双燕衔泥,东风落红飘香。轻盈体态,飞入画梁。全词写景咏物,倩丽新巧,描绘双燕体态,传神入画。
辛弃疾
祝英台近 晚春
宝钗分①,桃叶渡②,烟柳暗南浦③。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④,都无人管,倩谁唤,流莺声住。 鬓边觑⑤,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将愁归去。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