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洪字觉范,俗姓彭,北宋筠州(今江西高安)人。少年时尝为县小吏,黄山谷喜其聪慧,教令读书。后为海内名僧。以医识张天觉。

    大观中入京,乞得祠部牒为僧,往来郭天信之门。政和元年,张、郭得罪,觉范决配朱崖,着有《筠溪集》、《冷斋夜话》等书。

    【注释】

    ①取次:即次第也。

    ②侵晓:天渐明。

    【评解】

    此词情景jiāo融,抒写伤别、怀人的心情。上片写恨别,离人远去,回首高城,无限怅惘。下片写别后的怀念。梦回人静,夜雨潇潇,益觉凄凉。通篇写得凄婉细腻,情思绵绵。

    【集评】

    薛砺若《宋词通论》:其(惠洪)诗词多艳语,为出家人未能忘情绝爱者。如“十分春瘦绿何事,一掬乡心未到家。”(《上元宿岳麓寺诗》)“海风吹梦,岭猿啼月,一枕相思泪。”(《青玉案谪海外作》)

    以及这首《青玉案》“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侵晓潇潇雨。”皆是。

    徐《词苑丛谈》:末人小词,僧徒惟二人最佳,觉范之作类山谷,仲殊之作似“花间”。

    千秋岁

    半身屏外,睡觉唇红退,春思乱,芳心碎。空余簪髻玉,不见流苏带①。试与问,今人秀整谁宜对? 湘浦曾同会,手搴轻罗盖②,疑是梦,今犹在。十分春易尽,一点情难改。多少事,却随恨远连云海。

    【注释】

    ①流苏带:古时fù女衣饰佩用之物。

    ②手搴轻罗盖:手擎着轻轻的绮罗伞盖。

    【评解】

    此词生动地描写一位独处空闺的少fù怀春、叹春的心理、情态。上片描绘少fù春睡时娇懒倦慵的神情体态。缠绵卧榻,半身屏外。唇红残退,春思撩乱。枕上“空余簪髻玉”,身上“不见流苏带”。下片着意人物内心的刻画。追忆往事,令人魂消。“十分春易尽,一点情难改”。结尾两句,情思绵绵,余韵不尽。全词抒情委婉,描写细腻,曲折婉转,柔媚多姿。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所写人物的同情。

    无名氏

    鱼游春水

    秦楼东风里,燕子还来寻旧垒。余寒犹峭①,红日薄侵罗绮。嫩草方抽碧玉茵,媚柳轻②黄金缕。莺啭上林,鱼游春水。 几曲阑干遍倚,又是一番新桃李。佳人应怪归迟,梅妆泪洗。凤萧声绝沉孤雁,望断清波无双鲤③,云山万重,寸心千里。

    【作者简介】

    据《复斋漫录》载:“政和中,一贵人使越州,得辞于古碑yīn,无名无谱,亦不知何人作也。录以进。御命大晟府填腔,因词中语,赐名《鱼游春水》。”

    【注释】

    ①峭:尖厉。

    ②:突然钻出来。

    ③双鲤:谓书札也。

    【评解】

    这是一首春日怀人之作。上片写景,东风杨柳,碧草如茵,莺啼燕飞,鱼游春水,春天又到人间。下片抒情,桃李争艳,春色如画,而阑干倚遍,望断清波,游人未归。

    令人思念不已。全词和婉秀美,抒情细腻,绮丽多姿。

    【集评】

    薛砺若《宋试通论》:此词作得颇为婉丽,极秀美可爱,惜不知作者姓氏。

    江亭怨

    帘卷曲阑独倚,江展暮云无际。泪眼不曾晴,家在吴头楚尾①。 数点落花乱委,扑鹿沙鸥惊起。诗句yù成时,没入苍烟丛里。

    【注释】

    ①吴头楚尾:豫章地居吴之上游,楚之下游,如首尾相衔接。

    【评解】

    这是一首思乡之作。上片写登楼远望的情景。独倚曲阑,江天无际,家在何处?下片着意抒情。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