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文苑传》:补之才气飘逸,嗜学不知倦,文意温润典缛,其凌丽奇卓,出于天成。
李重元
忆王孙 春词
萋萋芳草忆王孙①,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②声声不忍闻。yù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作者简介】
李重元,生平不详,宋徽宗宣和前后(约1122年)在世,工词。
南宋黄《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七录其《忆王孙》(春、夏、秋、冬)词四首。
【注释】
①萋萋:草茂盛貌。 王孙:旧诗词中对男子的称呼。 刘安《招隐士》赋:“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②杜宇:即杜鹃鸟。
【评解】
此词抒写春闺相思。见芳草而念王孙,登楼眺望而不见伊人归来。眼前雨打犁花,窗外杜宇声声。春色恼人,动人愁思。结尾两句,渲染出黄昏时分的凄恻气氛。伤离意绪,也就浮现纸上。全词委婉曲折,轻柔细腻。
【集评】
虢寿麓《历代名家词百首赏析》:这是写闺人春日思念丈夫的词。
芳草是触动情怀的季节;高楼是触动情怀的地方;杜鹃啼唤,是触动情怀的声音;黄昏,指明时候;雨打梨花,指情境。由于情景逼人,闺人念远的苦思可以想见。
忆王孙
风蒲猎猎小池塘①,过雨荷花满院香。沉李浮瓜冰雪凉。竹方床,针线慵②拈午梦长。
【注释】
①风蒲:风吹蒲柳。蒲柳,即水杨。 猎猎:风声。
②慵:懒。
【评解】
小池雨后,风蒲猎猎生响,荷花满院生香。词中女主人浸着瓜果,懒于针线,竹床昼寝,午梦方长。小令画出一幅具有夏令特色的仕女图,颇有风致。
王 观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①,山是眉峰聚②。yù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③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作者简介】
王观字通叟,北宋高邮(属江苏)人。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进士。曾着《扬州赋》、《芍yào谱》。有《冠柳词》。今有赵万里辑本。
【注释】
①眼波横:形容眼神流动如横流的水波。
②眉峰:形容眉弯如山峰。 聚:指双眉蹙皱状如双峰相并。这两句说水是横流的眼波,山是蹙皱的眉峰。
③盈盈:脉脉含情。两句是说先问行人到哪里去?回答是要到山水明秀的地方去。
【评解】
这是一首浸润着真挚感情的送别词,表现了作者新巧的艺术构思和形象地刻画离情别意的艺术手段。上片以眼波和眉峰来形容水和山,以眉眼盈盈处来显示浙东山水的清秀。下片写暮春送客又兼送春,并祝愿友人与春同在,表现送行人的一片深情。
【集评】
《唐宋词鉴赏集》:诗贵缘情。这首小词正是用它所表现的真挚感情条打动读者的心弦的。且不必问题目云云,它那从民间营养吸取来的健康情调、鲜明语言、民歌的艺术技巧引起读者的美感和共鸣,使它臻于词的上乘。
《能改斋漫录》:王逐客送鲍浩然游浙东,作长短句云:“水是眼波横”云云。韩子苍在海陵送葛亚卿诗云:“今日一杯愁送君,明日一杯愁送君。君应万里随春去,若到桃源问归路。”诗、词意同。
毛 滂
踏莎行 元夕
拨雪寻春,烧灯①续昼。暗香院落梅开后。无端夜色yù遮春,天教月上宫桥②柳。
花市无尘,朱门如绣。